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是吧君子也防 > 第144章 谢令姜:大师兄对我真好

第144章 谢令姜:大师兄对我真好(1/2)

目录

第144章 谢令姜:大师兄对我真好

约莫半个时辰前……

燕六郎感觉自己立大功了。

特别是当看到明府与谢姑娘从东林寺大门里并肩走出。

他与手下的年轻捕快们十分默契的瞥了一眼这二人手腕上那一抹“红痕”。

大门外亭子内,一众捕快眼里纷纷流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

也不枉他们在大门口喝这么久的西北风。

还是小燕捕爷考虑的周到,没有带他们一起跟进去。

捕班的一众捕快默默交换眼神,就像心里压着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了一样。

面对属下们的敬佩目光,抱刀的燕六郎不禁挺起胸膛,就差一个骄傲叉腰了。

也不怪众人这么大惊小怪。

这些日子,在龙城县衙里,可能除了一心全都扑在治水上、只想抄家搞钱赈灾的年轻县令外,所有人都看出了新来的女师爷有些不对劲。

之前有过有心的书吏统计,明府平日若是不外出,在县衙处理公文。

那么频繁过来找寻他的谢女师爷,一天最少都要问上县衙官吏们三十多句“大师兄呢”、“大师兄在哪”。

于是乎,某些小道传闻不胫而走,成为了大伙茶余饭后重点关注的八卦谈资。

毕竟郎才女貌、佳人倒追、郎君迟钝这种桥段,放在哪都是很有流量的,不仅吸睛,还令人憧憬祝福。

也因此,关于年轻县令什么时候突然脑袋灵光,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责无旁贷舍命陪君子的解决单身小师妹婚姻难题这件事。

便也成为了龙城县衙里,众人心照不宣的共同期盼。

此刻,东林寺大门外。

面对同系红绳、迎面走来的明府与谢姑娘,燕六郎面不改色,心里却是感慨一叹。

欸,幸亏今日是小爷跟来,若是阿山兄弟这个呆木头在这里,指不定就老实跟着明府进去了,插在明府与谢姑娘之间当大红灯笼……他心道。

只不过等到两伙人集合碰面后,燕六郎发现些奇怪之处。

明府步伐好像挺着急。

似乎比往常更加雷厉风行一些,丢下一句话,说走就行,带头下山:

“走吧,下山去接沈大人和王大人。”

燕六郎等人一愣,连忙跟上。

换回一身飒爽男装的谢令姜脚步顿了顿,回头望了望东林寺方向,轻声道:

“大师兄。”

“嗯”玉卮女仙头不回的应道。

谢令姜的眼眶已经没之前那么红了,经历了不久前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她似乎变沉默了不少。

此时忍不住提醒:

“裙刀你还没取回来呢。”

玉卮女仙暗地里皱了皱眉,心道恋爱的女子真是麻烦,屁大点小事都放在心上。

她扶了扶下巴,面上春风一笑:

“刚刚你换衣时,我通知寺里的和尚去取了,也不怎的,还没送来。

“小师妹,还是正事要紧,走吧,咱们先下山去接两位大人,等会儿寺里的和尚会把裙刀送回鹿鸣街的,小师妹放心,掉不了。”

“也行……”

面对谢令姜目不转睛的凝视目光,玉卮女仙脸上挤出笑,心里却是对柳六柳七等人慢吞吞的取刀效率十分不满。

玉卮女仙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天色。

她每次伪装成欧阳良翰的时间有限,灵气修为支撑不了太久,拖延下去恐生变化。

旋即决定不再逗留,当机立断的走人。

玉卮女仙公事公办的语气,朝燕六郎等人吩咐了几句,转身带领众人下山。

后方,谢令姜从东林寺方向收回目光,看了眼“大师兄”袖下手腕上的红绳,又低头看了看她自己手上的红绳。

这位谢氏贵女抿了抿唇,抬首大步向前,跟上大部队。

眼下,谢令姜的心神感应不到裙刀。

所以并不知道裙刀的大致方位。

因为不久前在暗巷赠送大师兄裙刀时。

谢令姜锁定了大师兄的独特气机,再运转那养器之术所配套的某道心诀,默默斩断了裙刀对其心神的大部分牵引。

温养在裙刀内的那一缕心念只牢牢记住了大师兄的独特气机。

只有在识别到他的气机——也就是只有裙刀在大师兄本人手上时,才能将与她心神搭桥,隔空传递玄妙反馈。

除此之外,大师兄以外的任何人拿到裙刀,裙刀都无法与谢令姜心神搭桥。

她都心若平湖,毫无波澜,感应不到。

这么做,是因为谢令姜有挺重的心理洁癖,当然,只对某人例外些。

裙刀虽已赠送给大师兄,并且她也相信大师兄会妥善佩戴。

但是以后难免可能会被他身边的其它亲近之人接触到,例如那位一头古怪银发的异族丫鬟。

总不能到时候生出了感应,还误以为是大师兄在想她吧

谢令姜丢不起这人……

玉卮女仙伪装的欧阳戎,带着谢令姜与燕六郎等人一路下山。

在大孤山脚,重新登上马车后,一行人快马加鞭赶往城郊的十里亭。

距离约定的接客时辰,已经很近。

众所周知,水路是比陆路快的,不仅省时还省力。

之所以沈大人、王大人等江州上官不是直接走水路来龙城。

是因为这两位大人此行,不单单是从江州坐船直奔龙城。

到龙城县参加剪彩礼只是他们此行的压轴一站。

中途还会停靠两次,在路过的其它受灾县逗留视察了会儿,最后乘马车来到龙城县。

另外,这类高级官员们的行程是保密的。

为了安全起见,传到龙城县衙公文,让欧阳戎等人所得知的,也就仅仅是什么时辰到,再安排在哪处地点迎接。

否则,若是按照最便捷的路线来安排。

那当初欧阳戎八成会把接人的地点改在松林渡。

也就是即将作为折翼渠起始点的那个新渡口。

首先,是因为松林渡距离大孤山很近,方便顺路。

其次,欧阳戎一行人可以在松林渡接到江州上官们后,直接在乘坐舟船,径直驶向越女峡的狄公闸,方便快捷。

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跑到城郊十里亭接人后,再多此一举的回到城里的彭郎渡搭船。

不过,眼下来看,这“多此一举”所耽搁的时间倒也不长。

因为当下因为各种原因,折翼渠并没有完全开通。

即使一行人是在松林渡乘船,也是要和原先一样,走蝴蝶溪蜿蜒曲折的老河道。

绕过整座龙城县城一次的。

节省不了多少时间。

除非新渠彻底开通。

折翼渠南起邵家村的野渡码头,北至松林渡。

全程河道笔直。

无需费力绕过龙城县城。

这才叫真正的省时省力。

只可惜,折翼渠第一期完成后就被年轻县令突然叫停,到现在也一直没有动静……

玉卮女仙并没有想这么多,伪装成欧阳良翰模样的她一路埋头赶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