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三生石(1/2)
桃花落尽,秋色萧条。
几经战火,桃林旁的建筑多有反复,只有玄都观屹立不倒。
说起来,这还是第一次进道观。
毕竟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布局无法像外界宗门那般宏伟,三重正殿外加两重院落便是全部了。
入门是灵官殿,供奉王灵官。赤面髯须,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持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
过后是钟鼓楼,左钟右鼓。
清晨敲钟,以鼓相应。傍晚敲鼓,以钟相应。
中殿玉皇殿,供奉玉皇上帝。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冕旒,手持玉笏,旁侍金童玉女,周匝天相神将围绕。
后殿三清殿,玉清元始天尊持混元珠居中,两旁分别是手持日月宝扇的太清道德天尊,与手持太极的上清灵宝天尊。
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人称道祖,这趟要找的人就是他的转世神化。
转世这个东西很玄乎,觉醒是一世,未觉醒也是一世。
闻名遐迩者,做一个大能之人,比如老子,传说是道祖第十八世转世。寂寂无名者,至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谁,比如前面那十七世。
整座道观除了小九谁都不认识,好在他们都认识自己。
钦天监举家迁至曲池后,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没人搭理小九,他便悻悻地回了玄都观。
见到他时,正坐在后院的门槛上嗑瓜子。
长高了一些,吨位也爬升了不少,十足一个小胖子。好在五官周正,细皮嫩肉的,颇有几分福相。
见着李余年,小九连忙揣起瓜子,兴奋地叫道:“李叔!”
“叫哥!”
“好的,李叔。”
得,礼数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你干嘛呢?怎么不做早课?”
“早课有嗑瓜子香吗?”
“确实没有。”
李余年顺势在门槛上坐了下来,要了一把瓜子,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对着嗑了起来。
“你师父还没回来?”
“是啊,好几年了。”
“心可够大的,没说去哪了吗?”
小九好似没听见,上下打量着李余年,皱起了眉头:“空手来的?”
“啥?”
“你是空手来看我的吗?”小九又问了一遍。
“呸。”李余年吐出瓜子皮,说道:“还是这副德行?”
两罐五彩糖瓜,一手一罐,小九笑逐颜开:“不够,再来几个。”
“嘿!你都胖啥样了?”
“我师父他......”小九欲言又止。
好家伙,会察言观色了。
一下给出二十几罐,直至道袍的前摆里搁不下了才作罢。
“跟我来。”
小九一溜小跑,穿堂过舍,来至后院一间独门独户的禅房。
“你师父在家?”
“进来不就知道了。”
禅房素雅,里面空无一人,他师父不在家。
小九将一兜子糖瓜倒在卧榻上,搬来一张方凳,在书架上一通翻找,最终选定了一卷画轴。
接着,在书案上铺开画轴。
一幅秋霜山水图展现在眼前,秋色浓郁,山水皆瘦,有楼亭阁宇坐落于山水之间。
只见小九伸出肉手,在画轴边缘轻轻扣了两声,声音清脆,如扣响柴扉。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山巅上,一名远眺朝阳的青袍老道转过头来,直愣愣地看着这边。
几个小字自他身旁浮现:“小九,你又调皮了?”
小九一把拽过李余年,凑在画卷前,说道:“师父,是他找你。”
老道掐指一算,轻笑一声,轻轻甩出手中的浮尘。
禅房内凭空升起一缕幽香,二人双腿一软,一阵头晕目眩袭来,竟坠向眼前的画卷。
再回首。
禅房内空空如也,只有一榻的糖瓜能证明这里确实有人来过。
清风拂面,气温清凉怡人。
旭日东升,朝霞似火。
群山早已褪去绿色,剩下一地的枯黄。
四周寂静无声,整个世界都在休憩,等待来年的再次发力。
李余年跌坐在山巅,久久未能回过神来,惊讶地叹道:“乖乖,这是跌进画里了?”
“呵呵,咱们总算见面了。”
李余年赶忙起身行礼,说道:“前辈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得见荣幸之至。”
“贫道凌崇子,客套便免了,咱们有事说事。”
“晚辈要找三生石与转世道祖。”
“哦?你可知三生石是什么东西?”
“掌管三世姻缘轮回的那块石头?”
“是,但也不全是。”
“还请前辈赐教。”
“传说女娲造人时,为方便计数,每造一人便取一粒沙搁在身旁。久而久之,便成了一颗硕大的石头。”
“所以,三生石生于天地初开,且沾染了人神气运,加上后天吸收的天地灵气,成长为先天重宝。”
“表面生有两条神纹,将石头分为三段。”
“一说代表前世,今生,来世,叫做三生石。”
“一说代表天,地,人,也称三界神石。”
“三生石确实能以契约的方式记录姻缘,但真正恐怖的地方在于,它有践行惩罚的能力。你且细想,便知道其中厉害。”
何止厉害,简直细思极恐。神后尚且不能免俗,更何况芸芸众生?
“前辈可知道它现在何处?”
“不找道祖了?”
“对对,还有道祖转世。”
一旁的小九听得昏昏欲睡,见停下了说教,连忙说道:“师父,你放我回去吧,今日的功课还没做完呢。”
“呸,就知道吃,你可晓得功课长什么样子?”
小九吐了下舌头,席地而坐,摸出兜里的瓜子独自嗑了起来。
老道也不含糊,在他旁边坐下来,也抓出一把瓜子。果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在如此风雅之地,竟做出这么“伤风败俗”的事情。
于是李余年也坐了下来,毕竟入乡随俗嘛。
“前辈,道祖转世?”李余年提醒道。
“不急,先说说这即将来临的大劫,你打算怎么弄?”
“唯有不择手段地提升能力,尽人事看天命。”
“哦?靠自己吗?”
“三界修士人人有责,当然是靠大家的力量。”
“一年的时间,够吗?”
“看起来是一年,实则是三千年,钦天监厚积薄发,成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你要押注格物的力量?”
“天道由修行之人掌握,格物却能被普世之人学习。在格物面前,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学习并加以运用。或许,这才是人族应该掌握的终极力量。”
“那两个傀儡糅合了道法与格物,确实有些东西,贫道拭目以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