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杀你会了吗(2/2)
第一,平台怎么会知道我们想看什么?是手机上装了窃听器随时可以窥探到我们所思所想吗?当然,安装那些软件的时候你所点的那些附加条件同意按钮就是关键,那一刻你就已经被监听了,没有秘密的透明的。平台开发背后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研究大数据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算法筛选智能推送你所提到的、搜索的、点击过的关键词和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对你进行人物画像,你的现状、你的过去、你的喜好、你的需求,凡是能引起你兴趣的点,都是他们抓取的关键,保准第一时间送到你眼前,抓住你的注意力,你也就顺势成为了他们流量池里的一员。
第二,这样能不费力地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少了搜索和查询的辛苦,不是科技进步的好处吗?当然,我们看似生活学习工作都便捷了,信息爆炸飞速成长了,还能很轻松地获取一些知识,何乐而不为呢?但是流量陷阱背后是注意力的低价值消耗,也就是时间的消耗。我们总喜欢不动脑子被动接受新鲜事物,越新奇越能刺激我们的好奇心,我们原本就没有太多深度探索的耐心,都想要短平快的及时反馈和满足。这样一来我们逐渐没有了自己的思考,逐渐习惯了被动接受观点和信息,也习惯了肤浅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内容创作原本应该被支持,但起码应该是高质量的有营养的真实可靠的内容,而非断章取义、自封为师、相互抄袭、毫无创意、夸大误导的一些伪信息假科学,教你几分钟可以掌握一门技能,教你几点就能看透人性,教你一些看似简单易学,其实假大空的套路规则。他们抓住了我们想成功、想变好、想优秀的渴望,化身精神大师,搞着销售和传销组织那一套话术,骗的大家深信不疑地花舞人间。
诚然,他们无疑是口才极好的,经过培训的,背后有团队营销的表达者,他们无法对你的言行和人生负责,他们可能有过很多生活感悟,可能有过很多经历体验,可能听过很多案例讲解,可能共情能力强,敏感度高,可能在某一方面看了几本学术著作能拽一些专有名词。但是孩子,他们只是在表演想让你看到的东西而已,并不代表这个人本身就是那么优秀和厉害。
世界上不可能有什么都能做到极致的万金油,真正成功的优秀的那部分人都在潜心钻研自己的领域,在不断深入学习突破自我,某个领域的一点点突破就可能耗费他们的一生。他们是最不相信几分钟可以解决某个问题的人,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是无数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他们从来不绝对而是就事论事,全面客观,有理有据,言行必有出处。
不要轻信任何人教你的任何话术、行为方式,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要当乌合之众,人云亦云,拿着一些套路、话术或者所谓的框架、格局就想要自由自在、人间挥舞。真正的松弛感是在深陷困境奋力挣扎时绝不放手时坚定的微笑,而不是凡事不在乎、不用心的躺平心态。真正的幽默感是在直面惨痛和压力时拍拍受伤的心站起来还能自我调侃的勇气,而不是油嘴滑舌、花言巧语的情调。这些技巧和话术背后最让人头皮发麻的就是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坚持的意义、苦难的价值以及成长中应该有的正确态度,却总是拿所谓的浅见的成功来给我们画饼,编造出很多容易忽悠的捷径,只要你按着他们说的做就一定能……,仿佛是在骂醒你,仿佛他们身经百战是前辈,仿佛他们看透了你很了解你。他们在教你看透自己、拿捏他人、把握社会的时候从来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当然,因为他们也不完全清楚。
任何事情都是熟能生巧的一个过程,根本没有捷径也没法着急,看不见的努力和汗水,外加上随之准备的碰运气的实力才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关键,如果成功只是说说而已那么容易那我们的人生还会有那么多苦难吗?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成功必备的品质,那一定是专注无疑了,无比坚定的专注就是成功的密码。不论多少诱惑,不论多少干扰,我心坚定不移,爱它就给它所有的时间精力,正如恋爱脑全身献祭于恋爱,事业脑全身奉献给事业,要做好什么就给它全部的专注,如果凡事都只是拉扯、犹豫不决、看机行事、漠然骑墙,看着是心胸豁达不问得失,其实人生会慢慢丧失激情和进取心,变得投机取巧、精于算计。不要让网上的言语和所谓的老师断了你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不要去学那些所谓的套路和捷径,扎实做事,踏实做人才是我们混迹江湖的底气。只管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用听别人说教,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学习、工作,一直往前走,不惧前程,莫问归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