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谋划策(1/2)
对于张晨的问题,徐强和林旦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这次谈话,张晨也对徐强的这家报社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报社成立的时间不长,还不到十年,开始时做图书行业,但是也是经营和环境的原因,改行做了报社。
在广深,只有大型的报社,才拥有自己的出版社,而其他的像徐强这样的小报社,就只能是将业务外包给一些印刷厂来印刷报纸。
而那个时候的印刷厂,除了能给报社印刷报纸,还能接私人业务,比如传单之类的,加上书籍海报等等,也算是个比较暴利的行业。
所以,徐强在做了几年的印刷厂后,报刊行业开始迅速发展,随即就开始做起了现在的报刊,同时自己也有印刷,生意也还算不错。
而接下来的对话中,张晨惊奇的发现,林旦原来是徐强当年在明报挖来的编辑。
也是因为林旦的能力出众,所以,徐强的报刊在林旦的努力下,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报纸也是可以日销在一万份左右。
基本上覆盖了广深的几个重要区域,算得上是一个二线以下,三线以上的报刊了。
“哈哈,原来林总编是明报过来的啊!”
张晨也是感慨地笑着说道。
说完,张晨也是将自己之前去明报的事情说了一遍。
“哈哈,这样说来,岂不是明报的编辑没有看出你这千里马?损失可大喽。”
徐强也是打趣的说道。
“呵呵,张晨先生,你可能还不太了解,编辑的工作平时是很繁琐很麻烦的,尤其还是长篇小说。”
“别说是明报了,就是其他报刊的报纸上,长篇小说都需要编辑长时间的去于都审核,要求也是极为严格,都是一个字一个的去校对,还有标点符号。”
按照张晨的理解,虽然知道编辑的工作很忙,也很累,但是听林旦说还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审核,加上还有标点符号,这也是有些让张晨没有想到。
“啊,这么严格,标点符号也要审核?”
张晨也吃惊的说道。
怪不得,有时候看一些不入流的小杂志和小报纸的时候,总是能看到一些错别字,还有一些标点符号的错误。
回想起来,明报上的小说质量就好好上很多,几乎是看不到什么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对啊,所以,这就是大型报刊的规矩,错一个字不算什么,但是错一个字也是代表着态度问题,如果不端正认识这个态度,那么以后错的可就不止是一个字那么简单了。”
徐强这个时候,语重心长的对着张晨说道,林旦也是完全认同徐强的说法,在一旁附和着点头。
“对了,现在报纸的一天的售出的数量大概在一万张左右,虽然也不算少,但是,想要主推小说打开市场,时间上能来得及么?”
张晨也是突然想到了这问题,自己的小说虽然马上就要发在报纸上来,可是,接下来后面的小说,自己一个人的话,也是紧紧张张,这还不算审核和修改的时间。
“所以啊,这就需要张晨先生将这次的小说结尾部分稍微修改一下,然后可以继续写下去,毕竟现在才不到二十万字。”
“用不了两个月就要更新完了,张晨先生接下来的时间,就抓紧后续的时间完成接下来的小说内容。”
林旦推了推眼睛对着张晨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