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修建村路和灌溉水渠(1/2)
讲到这里,李文归长叹一口气,盯着眼前丰盛的饭菜说:“如今的日子真的好了,那时候,忙得一天连饭都顾不上吃,很累啊!
“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怀念!那时候正值年轻,两臂有力,跟着一群合伙人走南闯北打天下,累并快乐着!”
张岩也是叹一口气,感慨地说:“李总,突然觉得,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最重要的便是一个领头人的魄力和胆识,眼光和毅力!
“从您励志的故事当中,让我受益匪浅!胜利公司从一个小小的购销点能走到一个大公司,实在不敢想象,这一路上,您付出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多少压力和精力啊!”
李文归慢悠悠地点上一支烟,沉思片刻,接着说:“何止无法想象!就资金这一块,在当初建设市场配套的时候,愁死人了!除此外,人的管理问题也很头疼,人心不古,有些合伙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公司发展,在分红问题上,时常翻脸!”
张岩只是点头,仔细听着。
李文归接着讲:1995年农历三月,春暖花开的日子,在他的带领下,出资修建了一条村路。这条路主要通向李家崖大多数人的田间地头,方便农民出行,其次也方便他做生意。
他说,这一生就修过两条路。第二条就是在大哥李文胜走后,在爹的要求下,又修建了一条村路。那条路本来还可以,只是土路上面铺着沙子。后来他出资用水泥硬化了。
1995年,那条村路修好后,李家崖人欢呼雀跃,种地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爹是村长,在他的鼓励下,当地农民改变了种植结构,麦子种得少了,土豆和蔬菜占了大数。
爹给村民保证过,说现在村路修好了,方便出行了,你们只管好好种地,剩下的销路问题就交给我家老三便是了。
村民们也看到了希望,他们静下心来好好种地,这两年过来,因为土豆的翻身,好多乡亲都赚到了生活费,虽然不多,但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了。
只是,有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庄稼灌溉问题。虽然李家崖的大多数田地都靠近洮河岸边,按理说有丰富的水资源,庄稼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是,那时候的灌溉,还停留在人工打井的方式,效率并不高。只有少数靠近河岸的田地,才会更方便一些,只要一根水管就行。
后来,李文归跟爹商量了一下,说能不能修建一些水渠呢?这样更方便农业灌溉。
爹说,这是好事,可刚刚出资修了村路,去年还成立了公司,盖房子,买地,平地花了一大笔钱,如果再无偿捐钱修水渠,怕是再大的家底都会败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