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奔腾的洮河 > 第134章 留学生的改革之路

第134章 留学生的改革之路(1/2)

目录

不愧是留洋的海归,在学霸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干不好的事。不出三个月,公司就有了很大好转,在父亲任职期间,遗留下来的一些老观念,老毛病,被他彻底改革掉了。

那段时间,胜利公司彻底变样了,主要表现在职工观念上,变得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步伐了,观念意识有所改变和提升。

公司地处农村,在李家崖村,由于职工大多数来自邻村,有的是李家崖的父老乡亲,他们大都文化程度不高,在纪律上比较散漫,小农意识还很严重,干起活来积极性不高,集体意识不强,大有一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这是很不好的。没有主人翁意识的员工,在工作上总是缺少一些踏实的干劲,长此以往,公司的整体气氛变得低沉,势必会影响到那些要求上进的员工,和带偏新员工的工作状态。

在李先栋的整改下,三个月时间,公司上下一条心,尽职尽责搞发展。爹对辞去一些老员工的事还耿耿于怀,他说,人家跟了咱多年,没有功劳有苦劳,何必开掉呢?

老二说,对那些公然违反规定,屡教不改使坏的刺头,坚决不能手软。这些年了,情面又不是没给够,是他不自觉而已,能开则开,不然一个老鼠屎就会坏了一锅汤。

他告诉爹,反正我是先礼后兵,给了他两个月改正的机会,是他自己不珍惜,大有一副你能拿我怎么办的心态,这样的人不开掉,公司的氛围能好吗?

李文归说,都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这么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儿子笑了,说:“公司是李家的公司,也是大家的公司,不能因为一个人的过错,而让所有人跟着糟心,到头来,公司发展受影响了,你指望他能给你帮点什么忙?”

爹不说话了,他能理解儿子的做法。其实早前,对一些不听话的乡亲,在大会上,他批评过他们。还是三分钟热度,过了就忘了,还是我行我素。

这次,在儿子的管理下,开掉了那些毫无用处的人,的确,他能明显地感受到,公司上下的气氛变得好多了。那些曾经倚老卖老的乡亲,甚至是他的长辈们,变得收敛多了。

儿子批评他说,做人要慈善、包容一点这没错,但你是做生意的,管理一定要跟上,是对是错,是是非非一定要分清楚。

如果善良和爱给错了人,不但害了对方,到头来那些不知感恩的人就会变成一把刺刀,当你不再施舍善良时,他就会觉得你做错了,搞不好反捅你一刀。

这些大道理,不是李文归不懂,他太懂了,只是没说出口而已。三十年来,他从一个跑运输的走到今天这一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什么样的人没接触过?

只有他清楚,和那些没有脑子的人再三讲道理,很没必要,他有他的立场,你根本讲不通。

但他对所有人的家庭状况一清二楚,那些不听话的人,之所以变得这副样子,跟他这半生的遭遇大有关系。如果开掉了,家里本来拮据,没了工作吃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