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2)
他想到了舍己救人的爹,这一生,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善事。担任村长以来,他处处用心,像个活菩萨一样,为村民的大小事务操劳奔波。
后来,还是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灾难,挽救了二十来条人命。就凭这一点,谁人不信任李望宗老人的儿子?
何况他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这些年,不仅发展了胜利公司,还带动了农民就业、增产和增收。
除了他,还有谁更适合呢?
说到这里,李文归站起来,走到窗前,他打开窗户,呼吸了一下外面的空气。他说,空气真好!
转过身来,他接着讲:爹是被洮河水冲走的,两岸的梯田被淹了,幸好二十条人命得救了!
后来,在全体村民的帮助下,他带头捐了一笔钱,加上在政府专项治理项目的支持下,洮河两岸的防护堤最终修好了。
从今往后,两岸才有了今天这样牢固的水泥大堤,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农田被洪水淹没了,也不用担心家园再被冲垮了,因为下游的所有人都搬迁上去了。
爹的英魂,从此,在奔腾的洮河里,得到了安息。他的坟就在韭菜湾附近的盐碱地里,爹在天有灵,一直镇守在洮河岸边,一次次击退了不安分的河神。
爹是勇敢的,他离开我们十几年了,但到如今,他一直活在李家崖人的心里。那二十条被救的人们,至今提起那惊恐的一夜,他们因为爹的一声嘶喊,安然地活到了今天,那就是一个活菩萨啊!
“幸好有你,”他指着张岩说,“你的那篇《奔腾的洮河》在日报上发表了,当年的记忆之门再次被打开,爹的光辉事迹被人们重新提起。
“那些新生儿们,头一次听说了李家崖以前出现过一位大英雄,救了二十来条人命,他便是李文归的爹,李望宗老人。张岩,谢谢你,我为之骄傲和自豪。”
张岩摆摆手,说:“李总,您言重了!历史总要有人去记录,好的历史,好的人物形象更要被铭记,这便是一个写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对先辈的尊重和一种精神的传承!”
李文归点点头,笑着说:“说得很对,前辈走过的路,我们总要吸取点什么教训,好的坏的,都是历史的镜子,指导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
讲完,李文归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十一点二十分。也就是说,刚才叨叨不休讲了有两个小时。
李文归笑了,说,张岩,都中午了,走,我带你去街上吃饭。
张岩有些惊讶,不可置信地说:“怎么,都中午了?时间真快!谢谢李总给我讲了这么多素材,够我写几天的了。吃饭不着急,您先去,待会儿我去食堂吃一碗就行。”
“没事,走吧,故事讲到这里,重点事件大致要讲完了。你上去陪我吃饭,我再给你讲一些零零碎碎。”说着,李文归从衣架上取了一件大衣披在身上。
听到讲故事,张岩犹豫了。他说,李总,要不下午再说吧,今天就讲到这里,上午讲了两个小时,您累了,吃完饭好好休息一阵子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