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二次御前财政会议(2/2)
林萧站起来道:“臣领旨!”
仁宗又说:“国舅,你是懂经济的,商船和港口你也去看看,实体考察一番,给朕一个建议,为朝廷开源毕竟是好事,不能因噎废食。”
“臣领旨!”
改革派和保守派难得没人反对,王曾坚信他的改革措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李迪也没有任何疑问,他坚信王曾是错的。
这时候安王提了一个问题:“王相的儿子是国舅的学生,派国舅去会不会不合适。”
林萧大喜,赶紧说:“确实不合适,微臣自当避嫌,微臣举荐包拯包大人前去查案。”
安王话锋一转说:“本王不是怀疑国舅的能力,本王的意思是宫里也该派个人跟着,兼听则明嘛!”
林萧心里暗骂:“又是个老狐狸,不要脸的东西。”
仁宗皇帝点点头说:“陈琳,你在宫里选一个得力的人跟国舅一起去,不过不许掺和,一切都要听国舅的。”
陈琳躬身道:“奴才遵旨。”
这时候林萧提了个问题:“一下子淹了九个县,赈灾怎么做的?”
一片沉默,没人说话。王曾说:“赈灾都是两浙路在做,国舅到地方可以问一下两浙路提举常平使徐海波,他管的是两浙路的民政。”
李迪一听不乐意了:“这件事归杭州府管,两浙路能管这种小事吗?”
这徐海波是他的学生,自然不能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王曾怒道:“他不管谁管,难不成这个两浙路常平使是吃干饭的。”
“那也比杭州知府扒河堤强,简直猪狗不如。”
两派人又开始吵了起来,御书房吵成了一锅粥。
仁宗皇帝一拍桌子:“都别吵了,国舅去看看赈灾的情况,该谁的责任一个都别放过。”
顿了顿又说:“现在杭州知府空缺下来了,你们谁有好的人选。”
王曾道:“臣推荐庶吉士陆青山,定可担此重任。”
李迪也站起来道:“臣推荐刑部主薄钱浩然。”
王曾哼了一声:“钱浩然上个月娶了第六房小妾了,把他放在杭州如此富庶之地,还不是把老鼠放在粮仓里。陆青山一向洁身自好,定可把杭州治理好。”
林萧暗骂,大宋的官员,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然后是自己派系的利益,其次才是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从来有没有关心,有好处就拼命抢,有责任都是拼命往外推,偶尔有一个有良心的,也会因为不合群被排挤掉,自古中外,概莫能外。
仁宗问:“晏尚书,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很显然仁宗想在两派之外选一个。
晏殊站起来说:“陈州通判欧阳修是个不错的人选,陈州治理成绩斐然,欧阳修功不可没,而且陈州改革也是他主持的,又有灾后重建的经验。”
仁宗点点头,欧阳修确实不错。
仁宗看着坐在那闭目养神的林萧,似笑非笑的问:“国舅有什么合适人选吗?”
林萧赶紧站起来说:“既然大家都推荐自己的门生,我也推荐我的学生王安石。”
众人大笑,御书房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仁宗皇帝笑着说:“王安石年纪太小,让他好好求学吧,就让欧阳修去杭州上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