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阴谋诡计(2/2)
颉利可汗回营之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李世民不就一百个骑兵吗?有什么好怕的?堂堂的突厥雄狮,被李世民三言两语就给唬住了?
不行,这仗必须得打!
遗憾的是,颉利可汗的决定遭到了突利可汗的严词拒绝。
突厥高层内部意见不统一,这仗根本没法打
,颉利可汗只好借坡下驴,派遣突利可汗,以及堂叔阿史那思摩前去和李世民讲和。
云播诡谲的朝堂
客观地说,李世民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尤其是面对突厥这样的强敌,李世民总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然而,李世民每次得胜还朝,总是显得鹤立鸡群,再加上李世民不愿意亲近李渊,渊哥很难找到那种“望子成龙”的骄傲感。
在宝贝儿子和御用棋子之间,李世民其实更像是一颗棋子。
是李渊心胸狭隘、人格自私吗?
说白了,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李渊坚定不移的支持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可是又要靠李世民去镇压各地的叛乱,如果贸然解除他的兵权和势力,至少在目前来看,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情感上,李世民已经彻底失去了李渊的信任,至少在做太子这件事上,除非李建成挂掉,李世民是绝不会有机会的。
对李建成来说,李世民赶跑突厥人,又在功劳簿上添上了重重的一笔,这很让人闹心。不过,他有老爹、老弟,还有小妈团的力挺,自己还在加强军事上的部署,不管怎么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果兄弟俩就这样耗下去,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雷打不动,
李世民永远也不会有上位的机会,只要李建成顺利登基,李世民的下场不会那么好看。
对李世民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主动创造机会。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似乎预料到自己和李建成会有摊牌的一天,因此在加紧扶持自己的势力。626年,李世民给老爹上了一道奏折,力保陕东道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守洛阳,随后又派遣车骑将军张亮率领1000多人前往洛阳,暗中结交山东的豪杰壮士,并拨出了巨额资金,作为此次活动的经费。
为何会是陕东道行台?为何会是洛阳?
陕东道行台是唐初特定的军事、行政管辖机构,相当于清朝的直隶总督府,地位不仅高于一般的州县,还要比其他的行台高。618年,李世民被封为陕东道行台尚书令,统领河东、河北的兵马,而温大雅正是行台工部尚书。
至于洛阳,说白了,李世民轰开洛阳的城门之后,这座都城就成了李世民的财产,金银珠宝什么的,绝大部分都给了将士,至于洛阳官员的去留,是不是由李世民说了算不清楚,可李渊基本上没有管洛阳的事儿。
对李世民来说,如果能用武力干掉李建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