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归途(1/2)
九月二十七日寅时三刻,朝钟还未响起,便有数骑出京都。
魏王带四十护卫,数名随从,莫聆风带一百娘子军,气势如虹,刮动灵堂外丧幡,卷飞满地冥纸,踏碎道旁残冰。
一辆宽敞的马车紧随其后,里面卧着邬瑾,后方是一辆板车,趴着祁畅,再往后,便是粮草。
京都中处心积虑的算计,爆发出的激烈争斗,因此而震荡的朝堂,岌岌可危的群臣,都被他们抛之脑后。
魏王惦记的楼台宫阙、金台御座,也离他越来越远。
他忧虑、疲惫、寒冷,无心看溟濛之下的江山,只偶尔抬头看一眼莫聆风。
莫聆风身姿纤细,穿银灰色狐皮敞衣,里面一身紫色窄袖夹袄,脚蹬皮靴,一手执鞭,躬身按辔,如箭一般驰骋风中。
她并未如魏王所想,时刻相伴在还不太清醒的邬瑾身边,就算偶尔往马车中一探,也像是例行关怀。
她仿佛是忽然收了心,在京都中的种种行径,不过是因为和皇帝积怨已久带来的失控。
而邬瑾,时好时坏。
外面士兵、护卫埋锅造饭,劈柴烧火,声音纷乱,他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是何前程,但他知道必是因莫聆风而活命。
小窦背邬瑾进屋,将邬瑾放在床上,铺开被衾给他盖上:“邬通判,衣服别脱,这褥子又硬又潮,还得靠你暖它。”
她直起腰,纵马向前,对魏王拱手,魏王一面要竭力笼络莫家,一面又要和潜藏在队伍中的黄义仁暗通款曲,忙的心机交瘁,脸色蜡黄:“莫将军,邬通判醒了吗?”
一片落叶被风吹到莫聆风双髻上,他伸手出去,轻轻摘下,收入掌心。
祁畅牲口似的咀嚼,一边吃一边想:“吃了这顿不知道有没有下顿,不要挑剔。”
莫聆风也就着热水吃饼,游牧卿送热水和药丸上马车,同时扫了一眼马车后方的板车。
这是莫聆风的氅衣。
死谏、莫聆风。
周遭有寒风,身上却暖和,鼻尖香气浓郁,似有数朵花在徐徐绽放,春、夏、秋、冬,四季之景,都在这香气里。
香气似曾相识,是莫聆风举手喂他吃糖时,腕间、衣带上拂过的香气,也是莫千澜前往雄山寺接莫聆风时,沉在潮湿水汽中的香气。
他睁开双眼,环顾四周,眼前所见就是车壁和帷幔,日光从不严实的帷幔里透出来,可见外面是个难得的晴天。
子时过一刻,人疲马乏之际,一行人赶到淮安县馆驿,门子敞开大门,人、马鱼贯而入,小窦钻进马车,背出邬瑾,走在后方,邬瑾睁眼抬头,寻找莫聆风的身影。
马前蹄刨地,扭头对着他喷上一团白气,打个响鼻,随后辔头被人一挽,一人弯腰俯身,对着他无声一笑。
皮肉之痛,尚可忍耐。
稍一用力,疼痛就排山倒海般袭来,他还是费力推开轩窗往外望,惊动马车外一匹白马。
就着热水吃饼,比在马上顶着风吃味如嚼蜡的糜饼强上许多。
他苦不堪言,趁方便时抹了两次药膏,勉强缓解一二。
祁畅趴在板车上,裹的严严实实,他的皮外伤看着触目惊心,实际上并不重,也不曾高热,王府一个护卫不知在和他说什么,顺手给他一把炒豆——马料里捡出来的豆子,硬邦邦的,难以下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