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邓通史话 > 22章 汉朝廷的腥风雪雨

22章 汉朝廷的腥风雪雨(2/2)

目录

刘恒深知农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在位期间,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努力为百姓创造相对自由的生产环境。首先,刘恒在开春时率领群臣进行耕种,将耕种所得的谷物用于祭祀宗庙,以劝勉百姓勤于农事。其次,刘恒还多次下令减免田租,如在即位第二年,便下诏减免当年的一半田租,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再次下诏减免当年的一半田租,次年,更是免除了全部田租。最后,刘恒还改革了赋役制度,将百姓的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还将算赋由每人每年上交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刘恒对赋役的改革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得百姓有更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使得汉代国库日益富足。

刘恒将以往延续的重农抑商政策改为重农宽商的政策,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同时,允许工商业发展。一方面,他下令开放原归于国家的山林川泽,允许百姓开山打猎、捕鱼、砍柴等,为人民提供了较为多样的生活来源。另一方面,刘恒改革了关卡核验制度,以往出入关卡,需要持木符方可通过,刘恒废除关卡验符,使得往来的货物可以自由运售,有利于经济发展。

西汉初期,北方的匈奴时常南下进犯,士卒在边疆日夜戍守,甚为劳苦。太子舍人晁错上书,建议改革现有的每年更换一次戍卒之制,改为屯田守边制度。刘恒采纳了他的建议,选取北部边疆的百姓,在北塞屯田驻守,有事作战,无事耕田。这一改革使得内地百姓不必背井离乡、戍守边防,也降低了国家在军事防御上的花费,为后世所借鉴和实行。

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对匈奴的策略以妥协和让步为主,但匈奴对边郡的侵扰并未停止。刘恒即位后,开始对匈奴进行反击,而进行军事抵御的准备之一,便是训练军马,进行骑兵建设。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刘恒颁布“马复令”,下令饲养马的百姓,可以免除家中三人的徭役,以鼓励民间饲养军马,为之后战争中征用马匹准备资源。次年,匈奴侵扰西汉边郡,汉文帝派骑兵八万余名前去迎击,迫使匈奴退去,可见汉文帝时期的骑兵建设已初见成效。之后,这一制度延续至汉武帝时期,西汉初期马匹缺乏的局面得以改观。

汉高祖刘邦在对匈奴战争失利后,采用大臣刘敬的建议,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惠帝、吕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但北部边疆并未安宁。刘恒继位后,实行“和主战辅”的政策,一方面派遣使者申明“和亲”的诚意,一方面,对匈奴南下侵扰的行为进行抗击,但每次还击仅以把匈奴逐出边境为止,为谈判和好留有余地。这一策略为汉朝休养生息提供了较为和平安定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初,南越国王与汉修好,被封为南越王。但吕后当政时期,南越与汉交恶,南越王赵佗自号南越武帝,双方一度兵戎相见。刘恒继位后,竭力与南越修复关系,他派使者慰问南越王赵佗在河北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的家族,将赵佗的兄弟封为官员,又派人整修赵佗家族的祖坟,以争取赵佗的好感。此外,刘恒还命中大夫陆贾为特使,携带刘恒的亲笔信前往南越,与赵佗商讨统一安邦的问题,赵佗欣然应允,去掉帝号,恢复了对汉朝的臣属关系,南疆的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经历那些血雨腥风的事情之后,眼看自己的权利已经稳定下来了,这个时候的汉文帝便开始兴起神来,也向往有一天自己能够飞天成神。于是乎遇到了邓通,这个可以助他成神的人让他深信和独宠。也许是一个人的事业己经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人必定会死去,对死亡的恐惧吧。这个邓通让他的恐惧有所减少的缘故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