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章 汉景帝刘启(2/2)
七国之乱
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七国的诸侯王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这次叛乱的导火线是御史大夫晁错所提出的削藩政策。8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削减一部分诸侯的封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于是吴楚七国以“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叛乱。吴王刘濞聚集了二十余万人,起兵于广陵(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北渡淮水,会合楚军,围攻忠于中央政权并控制着中原战略要地的梁国;另外派遣数万兵力进攻下邳(今江苏邳县东),北指城阳(今河南濮阳县东南),攻势锐利。汉景帝起初想让步妥协,将晁错处斩,恢复诸侯国原来的封地,以为就此能兵不血刃地平息叛乱。但当汉景帝杀了晁错后,七国不仅不罢兵,而且吴王刘濞公然对汉朝的使臣宣称他已为东帝,汉景帝遂决心以武力镇压叛乱。
临危受命
汉景帝于是任命周亚夫以中尉代行太尉职务,统率三十六位将军,发兵东征,平定叛乱。周亚夫受命于危难之际,临出发前向汉景帝请示方略,因吴楚等国蓄谋叛乱时日已久,手下豢养了不少骄兵悍将,如今敌人正是气焰嚣张,如果汉军与其硬碰,恐怕难言必胜,叛军的目标是进犯京师,如此则必须经过梁王属地,可以利用梁国来迟滞叛军的行动。叛军远道而来,输送粮饷的道路至关重要,再派出精兵设法断其粮道,那样就能一举制敌。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周亚夫立即率部起程,前往平叛。
知人善用
周亚夫并没有与大部队一起行进,而是先带了少量随从出发前往河洛。刚走到霸上,有一个叫做赵涉的士人拦道求见。周亚夫亲自接见了赵涉。赵涉向周亚夫进言说,将军此行责任重大,胜则宗庙安,不胜则天下危。周亚夫见赵涉谈吐不凡,忙从马车上下来,非常恭敬地向他请教。赵涉见周亚夫以太尉之尊能如此礼待自己一介草民,也就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国向来富裕,此次更是招揽了不少亡命之徒,现在吴王知道周亚夫前去对付他,必然会在周亚夫将经过的淆、渑等险要之地设置伏兵。建议周亚夫向右绕行,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直入武库虽然路途上多走一两天,却出敌意料,可收奇效。周亚夫觉得赵涉所言有理,荥阳是关东要地,控制南北交通,东阻吴、楚,北拒齐、赵,西屏关中,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荥阳,不仅占有武库之器,据有敖仓之粮,保证了军队后勤物资的供给,而且遏制了通往京师的大门。周亚夫接受了赵涉的建议。等到平安抵达洛阳之后,周亚夫派兵搜索赵涉所说的敌军可能埋伏的地点,果然发现了吴王设置的伏兵。周亚夫十分欣赏赵涉的才能,当即请他担任护军。
在进军途中,周亚夫还招纳了洛阳侠士剧孟。剧孟因为行侠仗义而名扬诸侯。周亚夫认为,欲战胜七国叛军,光靠军事征讨是不够的,还要与叛军争夺人才,特别要笼络像剧孟这样交游很广又很有号召力的人物。
拒不救梁
周亚夫聚兵荥阳,三十六位将军的队伍也纷纷赶到,周亚夫明确了先取守势的作战方略,他下令大军在昌邑安营扎寨,要求深沟高垒,坚守不出,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静观吴楚叛军与梁国的交战情况。当时吴楚联军攻打梁国,梁国危急,梁王数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置之不理。梁孝王忧心如焚,转而派使者进京,直接向景帝求援。汉景帝虽然此前已经答应周亚夫以梁委吴的策略,但是派人持自己的诏书去命令周亚夫出兵救援。然而周亚夫知道梁国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关头,为了战争全局,周亚夫坚持不执行诏命,一面坚守营垒,一面按照既定方针暗派精锐骑兵抄到吴楚联军的后方,截断了吴楚联军运粮的通道。
梁国在救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依靠本国力量拼死抵抗,在韩安国、张羽两位能攻善守的将军率领之下,居然抵住了吴楚大军的强劲攻势,使其不得越梁国而西进。15刘濞眼看不能再短期之内攻下梁国,而己方粮道被断,已经出现粮饷不继的局面,无奈之下,刘濞转而想与周亚夫决战。刘濞的吴楚联军多次挑战,指挥大军去进攻周亚夫的营寨。周亚夫对此早有准备,他严令部下不许出营与敌会战,只是依托坚固的防御工事和强弓硬弩打退敌军的一次次强攻,双方的战事就此进入胶着状态。
平定叛乱
周亚夫闭门坚守期间,有一天夜里,汉军军营里突然发生骚乱,士兵们互相攻击,骚乱甚至一直闹到了周亚夫的帐下,周亚夫不以为意,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骚乱便平复了下来。
两军对峙了月余,吴楚军队进攻不得,粮饷的转运也越来越困难,军心开始有了动摇的趋势。刘濞决定孤注一掷,精心策划了一次夜劫汉营的行动。当夜,大批叛军进攻汉军营寨的东南方向,周亚夫下令调集重兵埋伏在军营的西北面。不久之后,叛军的主力进攻汉军军营的西北面,由于周亚夫判断准确,叛军夜袭劫营没有得逞。刘濞见进攻无门,士卒疲乏,缺少粮草,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引军后撤。
周亚夫见时机成熟,亲率大军,奋力追击。吴楚军队军心已失,无心恋战,被汉军一举击溃。刘濞丢弃了大部队,只带领着几千亲随逃到江南丹徒,汉军乘胜追击,全部俘虏了吴军,收复了吴国所占领的郡县。楚王刘戊战败自杀。周亚夫对吴王发出千金的悬赏,一个月后,刘濞被当地人斩杀。其余几个诸侯国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周亚夫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周亚夫所建立的功勋,使汉景帝对其更加器重,诸侯众将对其敬佩不已。
升任丞相
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周亚夫率军回京,被朝廷正式任命为太尉。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景帝废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改立刘彻为太子。然而周亚夫坚持认为栗太子并没有什么过错,不能随便废黜。虽然周亚夫没有成功,但是他多次与汉景帝争执,汉景帝心里对周亚夫十分不满,开始逐渐疏远他。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同为窦太后所生,两人关系亲密,入则侍帝同辇,出则同车游猎。窦太后对梁孝王也非常喜爱,赏赐不可胜道。梁孝王对周亚夫在七国之乱中不派兵救梁之举一直耿耿于怀,每次入京朝见时,总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三月,窦太后建议汉景帝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征询丞相意见,周亚夫持反对意见,说高皇帝刘邦曾经约定,非刘姓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王信没有功勋是不能封侯的。景帝遂未封王信为侯。但是等周亚夫死后,汉景帝便把王信封为了盖侯。
后来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汉,汉景帝准备封他们为侯,以招降匈奴人,周亚夫表示反对说,他们背叛主人,投降陛下,陛下封他们为侯,以后又如何谴责人臣不守节、不忠心呢。刘启拒绝采纳周亚夫的意见,说道,丞相的建议不可用。于是,汉景帝将徐卢、陆疆等人全部封侯。让汉景帝没想到的是,周亚夫竟然因此而称病不上朝。中元三年(公元前147年),周亚夫被免去丞相职务。
绝食而亡
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召见周亚夫,赐其饮食,但席上只放了一大块没有切开的肉且没有放置筷子,周亚夫没有经过皇帝的允许就直接令主管酒席的官员为自己取筷子,汉景帝笑问周亚夫是否不如意,周亚夫自知失礼,脱帽跪下谢罪后快步离开,显出怏怏不乐的样子。汉景帝认为周亚夫桀骜不驯,担心自己死后儿子刘彻难以驾驭周亚夫,因此产生了除掉周亚夫的想法。
不久之后,周亚夫的儿子购买了皇家的葬器铠甲和盾牌五百套,准备作为父亲的陪葬物品,雇人搬运,却不付工钱。由于他对待负责搬运的雇工苛刻,这些雇工把他偷买违禁物品的事情向朝廷告发,向朝廷诬告说周亚夫的儿子谋乱。周亚夫被牵连其中。刘启将案件交给有关官员查办,官员责问周亚夫,周亚夫感到委屈,拒绝回答问题,刘启知道后,怒骂道,这还需要什么口供,他命人逮捕周亚夫,押送廷尉。抓捕的人赶到周亚夫家中,周亚夫准备自杀,被夫人阻止,周亚夫被逮捕后送到廷尉处。廷尉责问周亚夫,君侯何故要造反,周亚夫回答,所购买的是陪葬用品,怎么说是要造反,有小吏插话说,即使不在地上造反,也准备在地下造反。在狱中,小吏不断欺凌周亚夫,周亚夫感到憋屈,以死明志,拒绝吃喝,五日后吐血而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