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章 吳王刘濞(2/2)
时值初秋,马车一路行走,一个午后,眼看即将到达邓家的驿站,来到一片水边二人停下马车下来休息。说到这邓家的驿站,是因为铜山离长安较远,驿道漫长,为了方便进长安,邓通在铜山与长安之间修建了几座驿站,除了供邓家人往返长安方便外,闲置时候也允许过路的行人暂住。驿站分上馆与下院,上馆是邓家人路过居住的地方,下院是供其他人暂住的地方。
阡陌纵横天辉地明,万物蓬蓬勃勃。桑树田埂,绿荫掩映下,小桥人家流水潺潺。远眺,房屋隐于山林之间,炊烟袅袅,山林郁郁葱葱。
一遍淸悠悠的河边,阳光明媚。明天就要这个地方,五岁的王轩坐在柳荫下,手上拿着地上的小石头往那水面使劲地扔。
这河是这地方唯一的一条水道。两岸柳树依依,微风中摇曳生姿。
二人站在树荫下,且说这枚皋与周妹年龄相仿,自从这周妹来到书馆,知道她是恩人的关门弟子,后来又被邓通收了干女儿,与九皋兄妹相称,一直不敢正面看这周妹,心里也把她视作恩人家的人了。虽然也是知道她美貌才华出众,心里从未有过非分之想。这次得遇她单独的相处,仿佛才放下了一些格外的想法。
这周妹出生民家,从小在山中长大,坐在那里,见到水面,顺手捡起地上的一个小石头往那水上扔去,只见小石头飘过一片水面,星星点点地溅起水花不断地向前奔跑,然后斜身“咕咚”掉进水里。这令枚皋眼前一亮,枚皋生于官宦之家,那里见到过这些玩法。站起来的他跑过去:“你这是……?”“打水漂。”“打水漂?沒见到过。”“想学吗?我教你。”
于是二人玩了起来。
快到傍晚,那枚皋也学得差不多了,两人才歇下来,坐在柳荫下聊起;这枚皋也是耿直,想到自己的父亲,许是心里压抑太久,向周妹道出了心中的苦衷:“我父生前的著书《七发》《谏吴王书》《柳赋》等都在我们从吴国逃出来的时候丢失了,这些可是我父亲一生的心血。再说我父亲虽说是在吳王刘濞属下任郎中,可为父察觉吳王刘濞对朝廷不满,时常上书劝谏他,可吴王他不听。我父念及吴王用人之恩,不忍离开。却是三番五次地上书功吴王不要参与以朝廷为敌。可是我父直到发生战乱,才带着我们逃离吴国。即使在逃离之前,那吴王趋兵出征攻打朝廷了,我父亦再次写信给吴王,劝说他罢兵返回,可是吴王再次拒绝这个意见。逃离吴国,我母亲死于军乱之中。”周妹知道他的父亲枚乘的事情,也真诚的安慰他说:“你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后来自有评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