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急诊(1/2)
这天晚上忽然有人来拍门,说是门诊部有个急诊,让家住的近的大夫护士都过去帮忙。
冬荣本想告诉来人,父亲岁数大了,身体也不够好,就不要惊动他老人家了。没想到王四先生听说后,立马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了,冬荣刚想开口,王先生却先发话了:难道只有你知道我岁数大了吗?既然过来找我说明肯定是有病人有大麻烦了。人手肯定不够了,门诊部本没有急诊,晚上只有个看门的,只是普通的头痛跑肚之类的门房就打发他去别处了。这次肯定是事儿大,惊动了领导,说明出了人命关天的事情了,我是个医生,这救人本来就是我的使命。
冬荣只好目送着父亲出了院门,全家人,除了两个孩子,都没了睡意,便一边聊天一边等着王四先生回家。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着,天已经蒙蒙亮的时候,王四先生垂头丧气的回来了。
冬荣妈妈一看老伴儿这副模样,就猜到肯定是出了不好的事情,便沏了壶热茶,让王四先生驱赶医学夜里的寒气儿,一家人围坐在葡萄架下的石桌石椅处,等着听王四先生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果然王四先生咂吧了口热茶。伸展了一下肩颈,大约缓了缓气力。随即又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可惜呀,这么优秀的小伙子,愣是没救过来。
王四先生口中的这个个小伙子,是个苗族人。他们寨子还曾经救过红军,文革期间,寨子里得到一个名额可以保送去北京上大学,这个小伙子在他们的寨子出类拔萃,所以脱颖而出。
他出发来北京的那天,全族人敲锣打鼓送他出山,比婚丧嫁娶还要热闹。他带着全族人的希望,在北京求学,又顺利的留在了北京工作,分配到镇子上的国营大厂。当工会主席,兼团支书。工人间有了矛盾,他耐心劝导,年轻人要求进步,他积极引导。全厂上下,没有不夸他的。有个北京姑娘是厂里的幼教老师。人长得十分水灵,也看中了小伙子的才华,主动的追求他。俗话说男追女,隔着山。女追男,隔层纱。两个年轻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大家看着都觉得十分般配,郎才女貌来形容,显得有些俗气,神仙眷侣,又感觉不着地气儿,用现代的一句话最准确,叫绝配。挑不出一点瑕疵来。婚后,小两口甜甜蜜蜜的不久,妻子便怀孕了。
妻子快生了,现在又正好是在暑假里,小伙子便把妹妹从老家接了过来,一来是让这个妹妹照顾嫂子,以后好坐月子,二来妹妹已经十五岁了,但从未出过大山,现在自已也有出息了,在北京也算安定下来,正好让妹妹也开阔一下眼界,看看大山外的世界有多么的精彩。
对于这个安排,妻子本来也是同意的,小姑子刚来的时候,姑嫂两个人还聊的很开心,小姑给嫂子讲讲寨子里的故事和传说,还有她哥哥一些鲜为人知的糗事,嫂子看小姑没带几件衣服,自已怀孕也胖了些,怕以后也穿不上了,便找出几件鲜艳亮丽的送给小姑。其中还有几条连衣裙。十五岁的姑娘,正像含苞待放的花朵,穿上漂亮的裙子之后,越发娇嫩可爱,哥哥看了也直竖大拇指。
大城市里的诱惑太多了,漂亮的裙子穿上了,没一个人看,岂不成了孤芳自赏,小姑娘便隔三差五的让哥哥带她出去逛公园,北海的白塔,颐和园的昆明湖,天坛的回音壁,她都想去看看。哥哥哪里禁得住妹妹的软磨硬泡,便一一答应了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