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洛克菲勒的邀请(1/2)
那人被陈言狠狠扇了一巴掌,心中恐惧,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
陈言向前一步:“谁让你们来的?哪个考察委员会在哪里?”
那人下意识的就想要说话,却被后面一人打断了:“陈先生。”
陈言接住空间弹出来的手枪,就对着那人。
那人双手举起,也没说话,他身后的人就再次举起枪来,对着陈言。
“陈先生,我们可以聊聊。”
陈言手一抖,那手枪就已经消失不见,
这才看着那人:“在哪里聊?”
那人指着远处的一处帐篷,“明天在那边有个挖掘会议,希望陈先生能参加。”
说着,那人拿出一张名片,全是英文,只有名字
理查德,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几乎掌握了整个米国百分之九十的石油,他们的发家史,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米国早期的富豪,多半靠机遇成功,唯有约翰·d·洛克菲勒例外。
他并非多才多艺,但异常冷静、精明,富有远见,
凭借自己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
这个白手起家,并不是一句夸赞,而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前半生是个极具野心、唯利是图的企业家,
后半生摇身一变,就是个慷慨的慈善家。
但不管怎样,作为米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十亿富翁,作为石油巨子,
他在相当一段时期控制着全米国的石油资源,并创设了托拉斯企业制度。
甚至就连米国的反垄断法,也是专门为他而提出来的。
约翰·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哈得逊河畔的一个名叫杨佳的小镇。
他的母亲是个一言一行都皈依《圣经》的虔诚的基督教徒,
而父亲却是个讲究实际的花花公子,他自信、好冒险,善交际,任性而又以自我为中心。
父亲是个到处闯荡的木材商、马贩子,也是个走江湖的巫医,兜售所谓“立见奇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说白了就是个骗子,生意并不好,只有没钱的时候才会回家。
创始人约翰·d·洛克菲勒最初在一家干货店干活,每周只有5美元。
后来他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实际上就是米国石油业的开始。
如果现在他还在世,他的身价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约有3053亿。
根据2008年的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当时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的身价为460亿美元。
即使到现在也几乎掌握着米国大部分的石油。
中学毕业后,在一家经营谷物的商行当上了会计办事员。
三年后,年仅十九岁的洛克菲勒以10的年息向父亲借款一千美元,
加上自己积蓄的八百美元,与朋友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谷物和肉类的公司。
这是洛克菲勒生平所办第一家公司。
那时在宾夕法尼亚州已经发现了石油,成千上万人像当初采金热潮一样涌向采油区。
克利夫兰的商人们对这一新行当也怦然心动,他们推选年轻有为的经纪商洛克菲勒去宾州原油产地亲自调查一下。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他回到了克利夫兰。
并且建议商人不要在原油生产上投资,因为那里的石油开采已经过度而需求有限,油市的行情必定下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