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再次被看到(2/2)
“还有人记得第一集的时候苏瑾华还是个吸姐姐血的废物啊,只会吃喝玩乐。”
“这就是历史。有些人从前不堪,却在现实的教育下迅速成长为不屈的战士;
有的人满口理想主义,最后却主动做了汉奸;
有的人有理想有信念,骨子里却是软弱和妥协的。”
也有人为沈易君抱不平。
“太难了,真的太难抉择了。如果换做是我,我可能根本撑不住第一轮刑讯。”
“是啊,沈易君虽然叛变了,但他不是因为自已,刚被抓的时候,他是打定了主意为革命献身的。”
“要怪就怪侵略者和帮凶,他们拿捏了人性。”
“有没有可能沈易君没有叛变啊,他只是为了打入敌人内部,毕竟这个故事还没有说完。”
还有人从各个细节为自已的猜测补充证据。
“你们看,在即将被捕的时候,沈易君和苏瑾华迅速商量了什么,导演没告诉我们。
电视剧里每一个镜头都是有意义的,这里肯定有秘密;
还有苏瑾华临死前,看了沈易君一眼,两人交换了眼神......”
有人拿八倍镜把剧情又捋了一遍,找出一些导演似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模糊“证据”。
当然,这种似是而非的所谓证据并不能说服所有人。
网友们就沈易君是否叛变在某论坛里盖上几千层的楼。
很多人在微博上@导演林芳,要求她出来解释。
林芳当然不会正面回答,而是把解释权转移给观众。
“当一部艺术作品问世之后,创作者便会失去对它的解释权。此后,所有的解读权将交至观众手里。”
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林芳导演不是个喜欢到处蹦跶的导演,她一向用作品说话。
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网友们只能相互争论。
一时间,各大社交平台都在讨论这部剧。
比起年轻人喜欢的偶像剧,这样的剧老少咸宜,更适合在一家人茶余饭后的聊天中出现。
讨论剧情、讨论历史、讨论战争、讨论演员......
比起男女主,时柒这个死去的角色成为剧里最大的遗憾,无数人的意难平。
“导演能不能让苏瑾华回来啊,他才25岁,他不该死啊。”
“编剧我要给你寄刀片,呜呜呜每次到苏瑾华牺牲那里我都不敢看。”
“苏瑾华肯定不能回来了,不然就成了玄幻剧。”
“这部剧后劲有点大,看完这部剧我就去了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奉劝大家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楼上,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可不能说错啊。”
“对不起对不起,小时候大家都这么叫,媒体上也都这么说,我删了重发。”
在讨论演员的帖子里,被议论最多的就是男女主、几个老戏骨和......时柒。
“时柒真的演得很好,我从上一部戏就发现,他有很强的令人共情的能力。”
“谁敢信,这个演员才20岁,演这部戏的时候他才19岁。”
“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横店三年的磨炼不是白来的。声台行表,样样拿得出手。”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