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日月山河还在,莫哭(1/2)
大哥出征的时候,是初冬。
北境,已经下起了细密的小雪。
在大哥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陈峥嵘来到了大哥的军帐。
原本,第二天是大哥新婚的日子。
甚至,陈家已经准备好了喜服。
军帐昏黄的灯光下,大哥擦拭着自己闪亮的银枪。
他一边喝酒,眼中满是兴奋。
“老四,这些年来,蛮荒给咱们北境的百姓们带来太多的苦难了。北境,民不聊生啊!”
“一寸江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大哥此去,就是要明白告诉蛮荒。”
“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北境亦可往!”
大哥说着,用满是老茧的手握住陈峥嵘:
“记住,破蛮荒者,必是我北境陈家子!”
“此战,大哥不为功名利禄;但求,天下太平!”
大哥的手握得很紧,他脸上有了泪光。
第二天,大哥亲率六万铁骑出北境,他们全家来到阳关送大哥出征。
阳关口,大哥看着眼前整齐的
六万精锐。
他们的鬓角都染上了雪霜,于寒风中伫立。
“我们,是一只光荣的部队。”
大哥骑在他的汗血马上,银枪枪口指地。
汗血马在大军的最前方左右徘徊。
“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兄弟倒下了。”
“今天,我们要踏着他们的鲜血与白骨,继续前进。”
“不破蛮荒,誓不回转!”
说着,大哥勒紧缰绳,银枪在他手中猛地转向,枪指前方。
“上马!”
他大喊。
唰!唰!唰!
在他的身后,六万人整齐划一地跨上战马。
“不破蛮荒,誓不回转!”
六万人同时大喊,声音久久回荡在空中。
那天,阳关之下,父亲递给大哥一面死字旗: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以马革裹尸还。”
这是父亲对大哥说的最后一句话。
那天,白发苍苍的母亲在寒风中用双手抚摸过大哥的额头,颤巍巍地说道:
“要记得回来啊!”
那天,在陈字王旗的指引下,
六万铁骑出阳关,关隘上战鼓阵阵,战旗猎猎。
记得大哥入蛮荒后,大军势如破竹,雪夜渡河,一路打到蛮荒王庭之下。
一步,只差一步,大哥便可彻底击破蛮荒,从此千秋万代,太平昌盛。
可谁又能想到呢,这场汇聚了北境全体民众希望的北伐,这六万精锐的性命,只是京城那些权谋者的一个圈套!
王庭之下,大军突现,将大哥的军队层层包围。
弹尽,援绝,人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