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王指倒(1/2)
看着破旧的厂房和无精打采的工人,对于关志远三名企业员工来说这一切司空见惯,而两名机关干部则是有些忧心忡忡。
锅炉厂总资产八百万元,总负债六百万元,看起来还好,但是他们生产的主要是民用锅炉销路基本没有。这里的员工工资不高,三百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总额是十一万多,还有五六千的医药费用报销。但是五月份他们的销售额却只有三十多万。
苏佳皱着眉头:“这企业怎么办啊?”
何晓琳:“没办法,大部分企业其实都是这样。”
彭文生是主管销售的副厂长,显然是懂行的:“销路没打开,其实燕京周边农村消费能力提高很多,如果打开了销路能好一点。在当地消化是不可能了,没有这个消费能力。”
关志远:“燕京也有自己的锅炉厂,市场就这么大,怎么都不行。”
苏佳笑骂一声:“照你这意思咱们还写什么报告啊,直接玩就是了。”
关志远叹口气:“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金手指,现实就是这样,发展才是硬道理。就像是彭厂长说的燕京周边消费能力提高很多,那就继续提高,市场大了效益自然就好多了,当然,咱们是工商
管理嘛,也要找出厂子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写出报告。”
当然,屁用没有,即使你能找到出路,别人是否能实现,是否会采纳也是两说的。
再者,确实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金手指,你以为写一个考察报告对方突然醒悟,自此这个企业扭亏为盈走上巅峰?
醒醒吧,那是做梦!
或者说,你以为你知道的其他人就不知道?
你以为搞承包责任制调动积极性,鸡鸣县的人不知道?
经是好经,但歪嘴和尚太多,好不容易有一个不歪嘴的,但能被歪嘴的坑死。
真正的本事都是在纸面之外,就像是关志远制定的政策似的。如果有人能把这件事干成了,那么肯定是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拿到了主导权,在努力搞好经营的同时拿出更多的经历抵挡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填坑。
陈俊茂:“这个报告难写了。”
一行人回到招待所还在讨论,很快李长存再次走进来招呼大家吃饭。
中午很简单,晚上却很丰盛,一大桌子十六道菜,而且还找来办公室主任和招待所主任陪同,有了两名善于搞氛围的女子烘托,场面立即热闹起来。
而且晚上吃的也别具特色,都是水
库里的鱼,味道比鱼塘的鱼要强得多。
第二天几个人谢绝了李长存的接待,开着车直奔水库。
这种性质的考察,如果真的塌下心来仔细分析企业问题十天时间很紧张,但是对于在企业工作的人来说,这些问题自己所在企业就有,根本无需来考察,合着眼都能写出考察报告来。对于在机关的几个人来说长长见识,见识一下实际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写一些大而泛的东西也是手到擒来。
正像是关志远所说,没有什么救世主,自己来了看两眼指点几句,一个半死不活的企业立即飞黄腾达,那是不可能滴!
接下来几天,天气好了就去水库边上,关志远掏钱坐船打渔,一个个乐得逍遥。
天气不好下雨了,就在招待所写报告,晚上李长存会过来摆一桌酒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