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穴
首页 > 其他小说 > 十四经穴 > 第76章 隐白穴

第76章 隐白穴(2/2)

目录

太爷爷又缓声说道:“这隐白穴的功效可不单单止于此。它还能治疗腹胀、癫狂、多梦等病症。若小儿惊风,艾灸隐白亦有奇效。”

我在一旁听得入神,眼中满是钦佩,心中对太爷爷的医术更是敬佩不已。

告别了妇人,我与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那隐白穴的神奇,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后来太爷爷给我讲,隐白穴,乃足太阴脾经之井穴。“隐”,有隐匿、潜藏之意;“白”,为金之色,在五行中与肺相应,肺主气,脾土生金,隐白之名暗示着脾气所化生的经气在此处隐藏并传输至肺脏。

这不仅体现了中医经络气血运行的精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念相契合。脾主统血,若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就容易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如鼻出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刺激隐白穴能激发脾经之气,增强脾的统血功能,从而达到止血之效,这止血之功正应了“隐白”之“白”所代表的止血收敛之意。

脾主运化,当脾的运化失常,水湿内停,可导致腹胀、泄泻等病症,隐白穴能调节脾的运化功能,促进水湿代谢,改善消化问题,此调节之能恰是隐白穴“隐”藏着的调节脾胃的力量。隐白穴在五腧穴中五行属木,临床应用中,对于肝郁乘脾导致的病症,如胁痛、腹痛、泄泻等,可通过刺激隐白穴,以木克土之理,调节肝脾关系,恢复脏腑平衡。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恢复机体的平衡与健康。总之,隐白穴之名蕴含着其独特的气血运行与脏腑调节之理,通过对其精准刺激,能够发挥显着的治疗作用,为诸多病症的康复带来希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