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杀主天下,一剑临渊 > 第140章 欢迎送人头

第140章 欢迎送人头(2/2)

目录

儒雅公子,手持书卷,挡在这些修行者前方,淡淡开口道。

好俊的少年郎,似乎在哪里见过。

“你是秦文海?!”

一位中年男子叫出了秦文海的名字,声音里夹杂着些许诧异,惊奇地发现他竟看不清眼前之人的深浅。

“哦?你认识我?”

秦文海笑问道。

“游历南国之时,出手救过你一次,可是你当时是玄境,怎会——”

“你是那位高手前辈?”

闻言,秦文海仔细辨认,对比了此人掩面后露出的上半张脸,的确对上了。

“感谢昔日前辈出手搭救,晚辈这厢有礼了。”

秦文海躬身谢礼,旋即说明了这里面的因果关系,请男子谅解。

“原来如此,我这便放弃。”

男子听闻事关圣人,果断退出了掠夺一方阵容。

两人之间的对话,听得其余人云里雾里的,不过他们听懂了一件事,便是所谓鸿蒙道韵,来自于白泽山掌门突破。

“既然有人退出,我等就能分到更多道韵,不必理会这小辈。”

“是啊,他肯定在拖延时间,鸿蒙道韵越来越少了,快上!”

见同行之人退出,并且知晓了此事因果,其余人非但没有放弃,反而助长野心。

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再往前一步难如登天,人性都是自私的,不会因为旁的因素便舍弃唾手可得的机缘。

“小辈,奉劝你一句,识相就别挡路,否则今日废你修为!”

一位天境后期大修行者下达了最后的通牒,言语中满是威胁之意。

“我到想看看,你哪儿来的自信废我修为。”

秦文海神色从容,抬手在众人前方划下一条闪烁地金线,淡淡道,“你们也是,再往前一步者,死。”

“呵呵,我迈出这一步了,你能如何?”

说着,方才出言威胁之人脚下迈出,跨越金线。

从对话中得知,十年前秦文海只是一个区区玄境蝼蚁,他就不信,十年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很好,那你可以去死了。”

说罢,众人在他脸上看到了淡然,仿佛秦文海真能一言定夺天境大修行者的生死这般。

下一刻,一道漆黑的雷霆,毫无预兆,夹带着毁灭之力猛地轰向那名天境。

嘭!

对方使出浑身解数,却仍难挡这一击,狂暴的力量波动后,其浑身焦黑,弥留的闪电‘噼里啪啦’作响,已然没了生气。

“这——”

这是什么怪物!?

剩下的人张大嘴巴,看着眼前一幕,不禁冷汗直冒。

一言定夺天境生死,这年轻人到底是何境界,莫非是一位圣境大能?

“怎么,你们也不想活了?”

将这些人目瞪口呆的表情尽收眼底,秦文海懒得理会他们内心的想法,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说出的话却让众人冷到骨子里,“欢迎送死。”

话音刚落,十一人默契无比地后退一步,与那条线拉开距离,在他们眼中,简直是催命的符号。

修炼到天境,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千辛万苦,若是就这样完蛋,死不瞑目都说小了。

“冒犯了大能,我等惶恐,这就告辞!”

此时,秦文海那句——欢迎送死,回响在众人脑海,他们齐齐施了一礼,旋即折返,以最快的速度飞离,生怕对方临时改变主意。

“唉~”

秦文海微微叹口气,“可惜了。”

神战之后人族天境战力折损大半,还得靠这些人培养新生代,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如此轻易便放这些人离去。

天境大修行者身上一定有很多宝贝,好歹也要薅些羊毛,雁过拔毛可是秦家代代相传的美德。

就在这边结束后,北边、东南城门,两处的战斗也逐渐平息下来。

原因无它,见到十一名天境大修行者铩羽而退,外来武者们哪还存在侥幸心理。

更何况,许多人见到,来时是十三位天境,走的却只有十一人,那少了的两人去哪儿了呢?

结合方才天上突然降下的雷霆黑蟒,心中已然有了答案。

这还不退?等着让人收尸不成?

“麻烦”来的快,去时也快,如潮水般拍来,没到一刻便又褪落。

秦府正上空,鸿蒙蕴息消散得一干二净,威可焚天的火焰将金茧烧得通红。

啾呜!!!

接着,又响起了凤鸣之音。

咔嚓。

通红的茧体碎裂,白倾城纯净无垢的身体显露出来,付上一层白芒,虽看不清容貌具体,单是那身姿体态便为人间绝景。

“圣境,便是这种感觉么。”

白倾城感受着身体的变化,轻声说了一句,随后人间十六洲恢复如常。

此方世界,一草一木,万物生灵皆在灵海,举手投足便可引动天地异象,甚至干涉轮回转寿续命,如此逆天之能,称作神灵也不为过。

大武皇都,乾天殿。

武皇帝周元从龙椅上起身,走出宫殿,目光遥遥投向雍州方向。

金陵城,武王府。

文丁零、胡政、姬辉、秦武山,几乎同一时间抱拳祝贺,神色各异。

万剑宗。

正在观悟剑圣师祖遗留剑痕的齐玄甄,呆愣了一会儿,似有所得,旋即闭上眼,全身松弛下来,六感尽失彻底与外界断开。

佛门。

金光普照,佛道精深的大师原地盘坐,敲打木鱼,口中诵念真经。

“恭喜白姑娘(白掌门)!”

外出迎“客”的秦大管家、剑魔封不修和秦玥儿回到秦府,齐声恭贺。

秦文海仰头望去,平静的脸上终于有了表情,“涅盘,圣境成了!”

自剑圣陆九渊之后,人族第一位成功突破圣境之人!

白倾城这个名字,注定响彻十六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