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观心增障,齐物剖同(1/2)
赵道坚,原名赵九古,道号虚静子,人称虚静先生。
祖籍檀州(今京城),父任平凉府同知时,徙居平凉。14岁入道,16岁时师马钰于华亭。隔一年,马钰还终南,命其往龙门山师事邱处机,乃易名道坚……
关于这位中贞翊教玄应真人的资料此时已被摆上了源星上各国各方势力的案头。
实在是,时隔数千年的死而复生,太过耸人听闻,
即便是历史上登仙超脱而去的真仙一流,也比不上这么一位现世重生的前古修行者来得震撼人心。
彼可行之,吾未尝不可!
这般看来,长生似乎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
当然,对于新朝议会而言,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此次龙门洞天之行暴露出来的他们的小动作——这无疑是获罪于举国修行道脉的一件犯忌讳的事情。
特别是,全程被当枪使了的希真真人,宋敦儒。
新朝的超凡修行界,突然陷入到了诡异的平静,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
周遭风雨如晦,而作为事件发源地的龙门山上,却宛如台风天的台风眼一般,风平浪静。
其他道脉的子弟已然全部离场,只有龙门派本家子弟,尚留在山中,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温言。
当今之世,虽是逐渐迎来了修行的盛事,但对于向来秉持着精英化培养弟子原则的道门法脉而言,自家的每一位弟子都是弥足珍贵的。
乃至是温言这般的支脉子弟,同样是精贵的。
道门无拘,并没有很强的尊卑上下之别,大家彼此间尊重的是对方对于【道】的理解。
于是,便是一介布衣,只要心有所悟,同样能同高真法师同台论道。
一如此时虚度法师在与诸多支脉子弟的交流中表现的这样——
赵道坚祖师重生,龙门洞天重新封闭虚空。即便是龙门派本家同样入内不得,留给外界的,更是扑朔迷离的猜测。
自然,也无人敢于在此时去捋龙门派这尊有着位同天人的重生古人的虎须。
加之赵道坚扫荡周遭法境痕迹的举动,世人一时不知这位的想法,纷纷采取敬而远之,冷眼旁观的态度。
此时的龙门山中,有弟子向虚度法师提问:“虚度法师,虚静祖师现在究竟是何情况,掌教大法师可有何旨意示下?”
“……”
这自然也是无人等够回复他的,因为自龙门派掌教以下,更无一人可以入得龙门洞天,拜谒这位龙门第一大律师。
……
左右无事, 山中又有留客之意,温言便也顺水推舟,留在了龙门山内,继续起了她的清修。
祁致远汲求的上山修行,原本便不过是一件再轻易不过的事情。
龙门山,自是大开方便之门。
真正横亘在祁致远心中的,是他自己的山上与山下之别——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更是人心上的。
自作牢笼,最是无解。
而温言,自是无有这等心理障碍的。
她有着最能够适应环境的心态,或者说,不需去适应,因为她压根就不在意。
身在山中,坐观天下风云。
尽管知道此时的暗网中一定是一番波云诡谲,但温言的心中却是一片宁静,根本没有半点去知晓的意思。
世事纷繁,与我何干?
她也在闲居山中的时日里重新认识了接待了他们支脉一行的虚度法师,这位总览山门外物的道脉法师永远是那一副祥和安宁的模样。
他对温言说了另一番话:“心无其心,何有于观?”
彼时温言正在照应自身,内观己心。突然闻得虚度法师之言,心中亦是蓦然一震,浮现了别样的感悟——是啊,人心如果不生出私心杂念,何必要去观心呢?
只是,此一念头方起,便觉荒谬,盖因人生为人,又怎么可能不生私心呢?
甚至,连【心无其心】本身,同样是一个杂念。
修行者的修行,在于能时刻斩灭妄念杂念,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