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金榜题名(2/2)
殿试最后一关开始了,皇帝亲询。
皇上拿过答卷,从最厚的一摞开始,逐一审视每位学子的文章,表情严肃。答卷上还留下大学士们点评的红笔痕迹,看到特别的答卷还会提问一二。
殿堂中的气氛安静,但每个人的心依然紧绷着,等待着最有权力的人向他们提问。
这一摞皇帝看的很快,提问的也不多。看完仍是放到一边,拿起另外一摞看起,这次就问的比较频繁,也很详细,从文字表达、思维逻辑和学识见解等方面逐一询问答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问答进行得如火如荼。学子们的大脑飞快而稳定的运转,思绪跳跃而清晰。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独特的见解。
有些回答的磕磕绊绊或是不太让人满意的,答卷就被放到厚厚的那一摞中,回答让皇帝满意地则放到了另一边。
学子们都低头垂手恭敬地站立,没有注意到这一举动。
整个殿堂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只有皇帝提问的声音和学子回答的声音在空中回荡。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不敢有丝毫分神。
“京都宁舒望!”
“学生在!”宁舒望连忙回话。
“你的文章朕看过了,有你祖父当年的风采啊。”皇上满脸笑意,摸着胡须说道。
“多谢皇上夸奖,我也不过是拾前人牙慧,不敢和祖父相提并论。”宁舒望恭敬谦卑地回复。
“好!谦卑有礼,不骄不躁!关于日后任职你可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遵从宁家祖训,愿向祖父和父亲学习,治病救人,将医术发扬光大!”
宁舒望抱拳,认真诚恳地回答。
“哈哈哈,你们宁家啊,都是一个样!”
皇上哈哈大笑,没有多问,也不再与他多说什么,继续看考卷。
“清江府周书然!”
“学生在!”周书然嘴巴比身体反应的更快。
“你来说说你这篇策论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来写呢?”
周书然脑中飞快思索,深呼吸后才认真回答道:“学生在战场后方出生,每日与士兵为伍,于流民相伴。自幼就了解到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影响,虽然从国家大义来讲,战争是稳固和维护权势必不可少的途径,但是学生自小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对于民间百姓生活的体验更有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写。见识浅薄,还请皇上指正。”
“嗯嗯,你的思路和观点倒是独特,我也曾御驾亲征过,大家都只能看到战场的血腥和残酷,但国家以民为本,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影响往往会被上位者忽视。”
这话周书然不敢随便回答,也幸好皇上只是有感而发,并没有想要得到回复。
皇帝又拿起他的答卷,表情严肃地看着。
周书然的心跳加快,等待着皇帝的下一个问题问。
“你说你是在战场出身,那你的家世是?”
“家父是清江城的守备。”
“哦哦,原来你就是周林军之子啊,当年你父亲骁勇善战,从普通的一个小兵卒脱颖而出,屡立战功,还是朕亲自破格提拔,也难怪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
皇帝眯须着眼睛,目光穿过大殿,看向远方,似是回忆起曾经战场上的盛况。
“多谢皇上夸奖,家父有幸得皇上赏识,乃是我周家三生有幸,日后家父也会尽职守责,守护大顺!”
周书然受宠若惊,没想到时隔十几年,皇上还能记得父亲的名讳,回去定要告知父亲。
皇帝看了一会儿后,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周书然认真回答,既清晰又有条理,皇帝听得非常满意。
最后,皇帝放下他的答卷,点了赞赏:“周书然,你的策论写得很好,全文三千余字无一差错,对战争、吏治、边防等答对贴切,符合事理,见解独到,且文笔流畅,气势磅礴。朕观你自有一番造化,有能够为百姓造福一方的潜力日后你可愿意为家国效力?”
周书然的心中紧张而兴奋,他一直梦想能够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学识。
此时皇帝的话语让周书然激动不已,他抱拳回答:“学生愿意为国家效力,为百姓安宁生活谋福祉,为大顺王朝肝脑涂地!”
皇帝微笑着点了点头,继续看下一份答卷。
周书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憧憬,脸上保持着微笑,久久不能平静。
皇上认真地看完了每一份答卷,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学生,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最后,他放下手中最后一份答卷,欣慰地对所有学子说道:“你们都是优秀的人才,大顺需要你们,日后希望你们能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听到这句话,每位学生内心都汹涌澎湃,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他们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学子们纷纷行礼谢恩,感慨万千。
皇帝在龙椅上看了一圈,然后示意内侍开始宣读名单,首先由内赞官传呼登第进士名次,而后鸣赞官接传。
二甲进士共二十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进士共九十七人,赐同进士出身。
学子们听得聚精会神,有人欢呼雀跃,有人黯然失色。而肖愁从进殿之后一直都是满脸喜色。
最后皇帝亲自宣读一甲名单,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三人当场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宣布完所有进士名单,皇帝又叮嘱一番:“今日,乃是我大顺的喜事,按例赐琼林宴,宴请在座各位进士学子共赴宴会,日后我大顺还要靠各位共同努力!”
“谢主隆恩,学生定当为大顺王朝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众学子一片忠心响应,纷纷表示要遵从圣上的旨意。
“恭送圣上!”
内侍官高呼,一众仆人拥着皇帝离开。
事毕,学子们又一次跪谢行礼,皇上走了之后才纷纷起身离开了正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