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街头艺人(2/2)
郎官儿本是行宫御膳房里打杂的小太监,燕仪刚进膳房的时候,诸事不熟,郎官儿帮了她许多,还跟他讲了宫里的规矩人情,一来二去,燕仪倒跟他处得很好。
不过这郎官儿也是个机灵鬼,他知道燕仪是皇帝喜欢的厨子,便着意巴结,盘算着日后御驾回銮的时候,燕仪说不定能提携他一把,把他调到京城去。
所以他事事跟在燕仪后头,简直成了她的跟屁虫。
一听说燕仪要出宫采买,赶紧找个由头跟上了。
一开始,燕仪对郎官儿这种拍马屁的样子很不适应,毕竟自己只是个无官无职的草民,行宫里的人即便知道她负责御膳,也没有对她表现出多大的巴结来。
偏偏这个郎官儿嘴比蜜甜,燕仪跟他相处久了,也知道他这小太监除了爱巴结人,心眼儿并不坏,既然赶不走,也就习惯了。
“姑娘,这买香料的事儿你交给我就行了,何必亲自出宫一趟呢?这宫门离朱雀街还好大一段路呢,仔细累了脚。”郎官儿屁颠儿帮燕仪
引着路,一边碎嘴个不停。
“平常的食材也就罢了,宫中自有采买的,可我这回要用的是西域来的胡椒,还有一大堆香料,宫里的人平时做菜少用,我怕你们都没见过,不会挑,买错了。”燕仪解释道。
“是是是,咱们膳房里的人都是蠢笨的,还要劳烦姑娘费心。”郎官儿说着,轻轻打了自己额头一下。
“倒也不是嫌弃你,只是那胡商是最狡猾的,欺负你们没见过,把一些潮了变质的搁进去,给陛下做了菜口味不对,咱们全部人都要遭殃。”燕仪说。
两人闲聊几句,便到了朱雀街上,这回东街的铺子总算开门了,燕仪买了要用的,郎官儿抢先把几个布袋背在身上,不劳燕仪动一根手指头。
燕仪起得早,还没吃早饭,看见旁边有个馄饨摊,那挑子里散出阵阵葱花的清香,很是诱人,便决定先吃一碗小馄饨再回宫。
郎官儿虽然用过了早饭,但此刻又馋了,也要了一碗。
早晨人多,馄饨摊儿上统共把椅子,早没了位置,两个人只好端着碗蹲在墙角吃。
郎官儿先吃一口,嫌烫,放下了,对燕仪说:“姑娘,自从上回尝了您做的小馄饨以后,郎官儿再吃别家的,总觉得没味道。”
燕仪听他又开始奉承自己了,不由得笑道:“你这样说,我以后可再不敢给你们厨房里的人做东西吃了,不然把嘴养刁了,以后不是要饿死?”
郎官儿嘻嘻笑道:“姑娘,您吃惯了自己做的饭,怎么还咽得下这市井街头的小摊上的东西?”
燕仪却吃得津津有味:“你还别说,我倒时常觉得,旁人做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吃。”
“姑娘这可是浑话了,您做的东西,天子都赞不绝口,哪是这小摊上的厨娘可比的?”郎官儿说。
这时旁边坐着吃的一对夫妇吃完走了,燕仪赶紧过去抢了座位,招呼郎官儿过来对面坐着。
那桌子是一张长方的八仙桌,除了他们俩,还坐着四个拼桌的。
燕仪坐了过去,冲他们笑了一笑,表示打招呼。
一个正在吃油条的大叔认出了燕仪,指着她说:“哟,你不是昨儿晚上街心闹事的那姑娘吗?”
燕仪笑道:“大叔这话说得不好听,我昨儿的确在街心凑了场热闹,但你不能说我是闹事的呀!”
油条大叔哼了一声:“就因为你,昨儿陈家出了那样的大乱子,你过意得去吗?”
燕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出了什么事?又关我什么事?”
这桌上另一个光头中年人接口道:“你是说那户卖艺的陈家?住积柳巷的那户?”
“可不就是他们!”油条大叔道。
燕仪更是听不明白,但瞧见几人脸色不好,也不敢多问。
光头见燕仪是真不晓得,解释道:“积柳巷的陈家,今儿凌晨出殡了。”
“死人了?”郎官儿不明就里,问道。
“昨儿这位小娘子和她的朋友,在集市上闹了一场,陈家小妹莺儿逃跑了,不晓得去了哪里,陈家两兄弟没挣着钱,回去发了顿火,陈家老娘原本就重病沉疴,一听小女儿跑了,着急上火,一口气就没上来,死了。”光头说。
“怎么会这样?我……”燕仪惊得勺子也没拿住,掉在了地上。
“怪不得你,那陈家老妇本就病得只剩一口气了。”桌上另一个妇人说。
“昨儿不去,明儿也是要去的,大夫上个月就说了,除非有人参吊着命,不然华佗来了也没用,陈家兄弟哪里买得起那么贵的人参呢?”
“那……那莺儿呢?”燕仪问。
“哪里还找的到那丫头的踪影?”油条大叔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