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唏嘘(2/2)
明夏皇当即眉头紧皱,视线紧锁在舆图上所标示的赤峰崖处。
秦墨琰连着说着了这么长段话,只觉得喉头奇痒难耐,忍不住捂嘴咳嗽起来,秦墨朗立刻拿起案桌上的手炉递给他:“天冷,四哥捧着手炉吧,慢慢说。”
秦墨琰将手炉捧在掌心:“不过这些皆是儿臣的推测,只是儿臣想,若儿臣的推测是错误的,齐王兄并不会中北戎军的埋伏自然好,可若真如儿臣所料,那齐王兄和他所率领的威远军便会落入敌军陷阱,这种可能性一旦发生,便是致命的,儿臣希望此战能万无一失。”
“你此番推论的确有道理,墨天虽然曾经参军两年,但是毕竟没有真正上过战场,如今战事连连告捷,他在军中威望大振,难免会有些心高气傲,正所谓当局者迷,他看不清北戎所设下的陷阱当属正常。”明夏皇沉眉道,“依你之见,该如何斩断这种可能?”
秦墨琰却将目光移向正专心致志
看舆图的秦墨朗:“七弟可有办法?”
“我?”秦墨朗一根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头,一脸不敢相信秦墨琰竟然会问他的样子,“我既没有参过军,也没有上过战场,我怎么知道?”
“七弟但说无妨。”秦墨琰口吻不容拒绝。
秦墨朗看向陛下,视线又从明夏皇身上转移到脸色肃然的秦墨琰身上:“真的?”
明夏皇点点头,算是回应了他的话。
“那我说了。”秦墨朗假意咳嗽了声,继续道:“只有两种办法,第一种,父皇下旨,命齐王兄穷寇莫追;第二种,齐王兄乘胜追击,率军包抄赤峰崖,形成合围之势,如此,即便是北戎军在赤峰崖设伏,威远军也可无所畏惧。”
此话落,明夏皇看秦墨朗的目光立刻就变得不同起来。
秦墨琰淡淡道:“那依七弟所见,到底是第一种好还是第二种好?”
“自然是第二种。”秦墨朗的回答几乎不假思索,“若想保我北境长泰平安,唯有击溃北戎军,让他们再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扰我北境安宁。”
他言辞激昂,竟颇有一番保家卫国挥斥方遒之势,令明夏皇看他的目光不禁深了几分。
“七弟此言有理。”秦墨琰温声道,“如此重任,便交由七弟如何?”
秦墨朗眉梢一跳,竟有几分不明白秦墨琰此言何意,夸他言辞有理,提到如此重任,什么重任?他成年不久,从未参过军领过兵,虽然熟读兵法,但是理论和实践到底是两回事。
“领军三万,前往北境,支援威远军,斩断北戎军威胁我军的任何可能。”秦墨琰说完这段话,连着又咳嗽了几声,才悠悠地望向明夏皇:“父皇觉得如何?”
秦墨朗心脏突突突地跳,竟不能强行镇定,而明夏皇看他的目光也越发深不可测。
正在这时,高公公进来禀道:“刑部尚书的萧
大人有事禀奏,现正在殿外等候传召。”
稍许后,从殿外走进一位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他面颊清瘦,五官和齐王有几分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格外有神,给人感觉十分精明。
“萧卿有何事启奏?”明夏皇已坐在案桌后的龙椅上,如今萧贵妃身怀龙嗣,齐王连战告捷,他甚是高兴,正所谓爱屋及乌,连带他着看萧尚书都觉得更加顺眼起来,态度很是亲和,“萧卿起来回话吧。”
因为齐王和萧贵妃如日中天,萧庆祥在朝中的分量自然越发重,朝臣们对他多有奉承巴结,连某些老顽固在遇到他时态度都比以往和善了几分。
再想到手上这桩案件直指太子和兵部尚书,萧庆祥自然是春风得意,见秦墨琰和秦墨朗皆在殿内,他谢恩后起身道:“回陛下,洛王殿下正好在此,臣所奏之事与洛王殿下也有关,是西山别宫的刺杀案,刑部已经查到线索,但因涉及同级官员,臣权责有限,故来请示陛下。”
“涉及同级官员?”明夏皇抓住了这六个字,“把案卷呈上来。”
萧庆祥双手捧起案卷,由内侍转递给明夏皇。
趁明夏皇看案卷的空档,萧庆祥禀道:“刺杀洛王殿下的皆是孤云山庄的死士,那些死士受孤云山庄的庄主赵康义指派,臣在查赵康义的时候竟然发现赵康义的妻子与兵部尚书吕德喜的妻子乃是亲姐妹,而两家往来频繁,兵部尚书又是太子殿下的亲舅舅,让臣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到兵部尚书的身上。”
案卷字迹工整,条理清楚,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和涉及到的朝廷重臣尽数记录在册,明夏皇看了半晌,口气森然道:“的确,你全责有限,既然如此,这件大案就交由三司审理。”
既是三司审理,自然会刨根问底,太子想要摘出来并不容易,正中萧庆祥下怀。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