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李城是次辅的儿子?(1/2)
第252章,李城是次辅的儿子?
根据亲属避嫌原则,得是直系亲属才需要避嫌。
否则都不太有关系。
这也就是说,李城是赵长的儿子,赵刚的孙子?
总不能赵长是李城的儿子吧?
这对吗?
但是……李城怎么会是赵长的儿子呢?
一些知道实情的陷入了沉思。
李建华则是将头转向了一侧,看着赵长,默不作声。
李建国笑了笑,像是听见了什么笑话一般。
户部尚书揉了揉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状。
而其余人皆是皱起了眉头,静静听着,没有任何人插嘴。
吃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属性。
哪怕是这些人已经位居大夏庙堂之高了,也无法避免。
“你在说什么玩意?”
赵长见李建华瞅向自己,本来就因为李城出事的事情,相当的郁闷,这会怎么可能不生气?
赵长起身一拍桌子,气得不轻,厉声问道,“什么就亲属避嫌了?”
“哦?”
钟正国见对方如此的恼羞成怒,也起了兴趣,饶有兴致的问道,“不是你儿子,你这么急干什么?难不成是私生子被我戳穿了?”
钟正国当然不会惯着赵长,昔日在昌武市兵败如山倒,钟正国会损失如此惨重,在他认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赵家,因为这个赵长。
因此这个时候,他如果不落井下石,那就不叫钟正国了。
“放你妈的狗屁!”
赵长再次拍了拍桌子,被气得半死,怒斥道,“你当我是你啊!我就一个儿子!”
“谁知道呢?”
钟正国耸了耸肩,接着又继续说道,“老赵,不是我说,管不住裤腰带里那家伙,是正常的,这种事情都是人之常情,就是咱们既然做了,那就得认,可不能瞒着掖着啊。”
看起来钟正国是语重心长的在劝说赵长,可实际上呢,钟正国藏着什么心思路人皆知。
一时间,场中议论声不断。
正当赵长准备继续开口的时候。
首位上的李建华却是轻咳了一声。
同一时间,所有人都停下了议论,将目光看向了主位上的次辅。
包括钟正国,以及赵长在内。
钟正国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嘲讽赵长,讥讽赵家,这是因为他不惧赵家。
可是,他不敢在这个时候,顶撞李建华。
毕竟前者虽然是刑部尚书,但说到底也就是个三品,他钟正国好歹也是二品。
可后者,那是国之重臣,几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种人物,钟正国可得罪不起。
更遑论,李家不仅是这一位次辅,还有一位军中宿将,李家老二在军队中的地位,几乎等同于李家老三。
钟正国更加得罪不起。
也由此可见,李建华在此地的威望,到底有多高。
“李城不是赵长的儿子。”
李建华缓缓开口说道。
此话一出,所有人再次感觉有些奇怪。
既然李城不是赵长的儿子,那就不是呗。
为什么需要这位亲自来说上这一句?
目的是什么?
赵长心中咯噔一声,感觉有些不太对劲,在他的印象中,这位次辅向来都是话少的存在。
第253章,李家摊牌了
能不说话,那就不会说话。
赵长明白,哪怕是他被误解,李建华也可以不帮他解释,直接下命令即可。
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底下人赞同意见。
并不是下命令。
言归正传,这个时候突然提起这个事情,赵长感觉就好像要发生什么一样。
难不成是次辅要摊牌?
赵长更加头疼,早不摊牌晚不摊牌,这个时候搞这些,这不是让他压力山大吗?
纯属给他压力啊这不是。
要知道,李家势力大到可怕,想要巴结李家的也不胜其数。
到时候,如果有人借机对赵长发难,借此去讨好李家,他赵长虽然不惧,也会相当头疼。
确实不出赵长的预料。
只见李建华仅是停顿片刻后,便再次开口,“李城是我的儿子。”
此话一出,可谓是震惊四座。
除了少数一些与李家相熟的人之外,在场许多人基本上都不清楚这一点。
钟正国亦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早就该猜到的,钟正国心中暗自想着。
毕竟,李建华这种人,怎么可能没有子嗣?
他原本还在想着,李建华无子无女,潇洒自在。
可是这压根就不合理,没有子嗣怎么可能到得了如此高位?
现在看来,是李家瞒得深。
其次,钟正国确实早就该想到的,李家这些年老二老三两兄弟都位居高位,平时就很低调内敛。
如果李城是赵长的儿子,赵刚的孙子。
李家完全不可能在昌武市的事情过后,对他钟正国出手。
这不合理,不符合李家低调的性格。
而现在,钟正国想明白了,合着他那狗日的女婿女儿,是直接惹到了天王老子头上去了。
钟正国心中除了恼怒之外,更多的是后悔。
“怎么,各位还有什么意见要发表的?”
李建华缓缓问道,眼神扫视着台下的所有人。
没有人说话。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该说话。
这些人都是当父母的,明白子孙对自己的意义有多重。
如果不是因为想要福泽子孙,谁会愿意提心吊胆,继续往上爬?
这官做到多大才是大?
所以,他们也都明白,如果是自己的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如今正是李建华气头上的时候,谁会来扎刺?
“没有意见的话,那我就再说几句。”
李建华笑了笑,缓缓开口说道,“赵长同志在政法系统中有过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个人觉得赵长同志担任,此次下沉京海,进行扫黑除恶工作的督导组组长比较合适。”
此话一出。
没有人附和,几乎全是赞成。
赵长因此成为督导组组长,也是大夏这些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官职最高的一位。
虽然与大多的督导组一样,同样是正部级。
但是这里就要提及一个叫职务含权量的东西了。
或者换一种说法,那些个正部级都是准备收拾收拾退休了的,包括先前提到的那个骆山河,亦是如此。
而赵长如今才五十几岁,正是大好年华,完全有机会再往上升。
第254章,钟正国害怕了
赵长如今这个职务,再往上升就是天一样的人物了。
因此说赵长是大夏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以来,最高级别的督查专员,丝毫不过分。
唠叨了几句过后,李建华立刻起身,随口说道。
“好,散会!”
转身便离开了这个会议室。
李建国看了眼自家弟弟的神情,又看了眼赵长,并没有选择跟着李建华而去,而是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带着军队中几名参会的军人离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