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超能之模拟人生 > 第114章 不解释

第114章 不解释(1/2)

目录

《明统志》云:“卧龙岗……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清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在宁远楼之北,“密栽修竹,竹径逶迤,至东墙,由月窟其外,则平畴嘉禾,绕屋秀实,置…田舍,日躬耕田”(清康熙壬辰《重修卧龙岗诸葛庐记》),成为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凤踊又在柯前立“汉武侯躬耕处”石刻一通,作为留念。

再次来到武侯祠,三人特意买了门票,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之后,便匆匆朝着躬耕亭而去。陈上清如此古怪的举动要说没有深意,王子惑自己都不相信。

对着那座刻有“躬耕陇亩”的石碑深深地磕了三个头,王子惑朗声唱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顿了顿,他接着将诸葛亮的《待时歌》之二也高声唱了出来:“鹏奋飞于北溟兮,击水千里;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

一旁的柳鸣琴和卡尔也是有样学样地跟着王子惑大声朗诵起来。这个时候游人渐少,却还是有不少迟归的人们看见了三人虔诚的样子。顿时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这些来武侯祠的人,大多都是籍着对这位三国第一人的崇敬之心而来,此时此刻在躬耕亭这个地方,吟唱着诸葛亮的《待时歌》,望着周围的田园景色,人们忽然间仿佛看到了那个乐于躬耕,自食其力,等待时机到来的卧龙之风姿。

“鹏奋飞于北溟兮,击水千里;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镃基;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待时歌》的第二首,更是隐隐映衬了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后建立的丰功伟绩。收二川,排八阵,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北据曹操,取西蜀定南蛮……他的一生正如这两首《待时歌》所描述所期许的一般,完全的一致。

王子惑听着周围人群的高唱,忽然若有所悟:这位天下第一聪明人的卧龙先生,是不是早在写下这两首《待时歌》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今后的命运呢?

微微地叹息一阵,王子惑拉了拉柳鸣琴和卡尔:“走吧,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三人最后遥遥望了一眼躬耕亭中的石碑,带着复杂的心情走了。

出了武侯祠,三人匆匆朝卧龙岗下走去,经过这一番折腾,已经到了下午四五点的时候,虽然天色还是一片的大亮,但是望着已经遥遥挂在西边的日头,王子惑不由摇头苦笑:这还什么都没干呢,就已经又过了一天了。

一声细微的猫叫声忽然惊醒了沉思中的王子惑,他豁然抬头,只见不远处的路中间,一只白色的小猫一闪而过。

停下脚步,王子惑轻轻拉住了身旁的柳鸣琴,身子微微上前,将她挡在了身后:“卡尔,我们小心一些。”

卡尔一愣,不过王子惑的本事他是知道的,点了点头:“好的。”

柳鸣琴不知道王子惑为何突然如此的紧张,忍不住小声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王子惑回头看着她,忽然咧嘴笑道:“我想,那个人是忍不住了。”

“谁?”柳鸣琴心中一跳,涩声问道。

“董浩楠!光顾着找陈上清了,我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对手的存在了。”王子惑警惕地看着四周,低声道。

三人此时所处的地方,恰巧是一条没有人迹的路段,周围两旁都是茂密的大树,树影瞳瞳,在这样的时候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接二连三的猫叫声此起彼伏,隐隐从林中透了出来。声音越来越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

柳鸣琴的脸色忽然苍白起来,一只猫两只猫在一起也许并不可怕,可是十只猫百只猫在一起的话,那么就有些让人背脊发凉了。这种本来习惯独处的生物一旦成群出现,光是那种一样的幽冷目光就让人不寒而栗。

没有一丝声响的,两旁的密林之中出现了一对对幽幽的目光。一只只体长不过两尺的猫从树林之中窜了出来。白的,黑的,黄的,花的……所有的猫都目泛幽光,浑身毛发倒立,满含敌意地盯着道路中的三人,或低声嘶吼,或高声鸣叫,此起彼伏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好,好多猫!”柳鸣琴脸色惨白地颤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