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名门之后(科举) > 难以抉择

难以抉择(1/2)

目录

周峙听范督学问起,老老实实的道:“哦, 这位黄长义前几日他不慎……”

他一句话还没说完, 只见王知县身后闪出了一个身穿绿色官服的中年男子,打断了周峙的话, 道:“回禀督学大人, 黄长义乃是小人的侄子,他前些日子因早起读书, 不慎感染风寒,故此今日缺课。他平日里一向专心向学, 品行端正, 还望大人明鉴。”

范督学看了他一眼,道:“你是何人?”

陆钧一听, 这正是那日他躲在亭下时听到的那个声音, 他不觉浑身微微发颤,抬头往墙边看去。只见这人个子不高,中等身材,他面白无须, 脸颊瘦长, 长了个鹰钩鼻子,眼窝微微陷了下去, 面貌和黄长义有几分相似, 倒是比黄长义看起来端正一些。

这人听见范督学发问, 忙躬身答道:“小人黄步宇, 乃是这洛陵县的主簿。”

范督学听罢, 脸色一沉,道:“既然是官宦子弟,却为何总是缺课?先皇令各地兴建社学,是为了在四邻乡里传圣恩,明教化,让那些原本没有条件进学的孩子,也有一个读书的机会。我听闻你兄弟二人家财颇丰,想必可为令侄择名师单独教导,就不必再到这社学里来了罢。”

黄主簿一听,面如死灰,也不敢辩解,仍旧俯首躬身靠墙而立,看来黄长义以后是不能来上学了,他可不想把自己也搭进去。

好在,范督学也没有再和他继续纠缠。他话音一转,对王县丞道:“走,去县学里看看。”

王县丞终于等到了这一句话,他马上就忙碌起来,全面的替范督学这次巡视做起了收尾工作——他一边吩咐备轿,一边夸奖了周峙的治学有方,同时还赞扬了几个孩子的优异表现,最后仍不忘正色对黄主簿道:“我看黄主簿连日辛劳,脸上也颇有疲色,不如回府歇息去罢。”

黄主簿知道王县丞是发现范督学不待见他,因此不想让他跟着去县学了,他现在也正急着回家,把黄长义被赶出社学的事情告诉给他弟弟,顺便兄弟两人也要商量一下对策。于是他接连拜了几拜,灰溜溜的退了出去。

这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出了社学,平日书声朗朗的小院子陷入了寂静。孩子们看到了常晓成等人在范督学面前优异的表现,不由得个个暗下决心,希望自己也能尽快达到他们的水平。而且,众人心里都很明白,范督学考校的记录会留在提学道,将来这几人中了秀才,入了县学,乃至以后做了官,这段历史也是他们人生中颇具光彩的一笔。

对于陆钧来说,不论是早点铺子里的偶遇,还是惊心动魄的临场对诗,随着范督学的离开都已经落下了帷幕。他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舒展了一下身体,然后认真的把墨研开,准备开始临字了。

谁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快放学的时候,两个官差手持着一封名帖来到社学门口,一见周峙,便双双拱手行礼,道:“周先生,恭喜你啦!”

周峙正准备敲响云板,让孩子们放学回家,见了这两人,奇道:“二位有何贵干?”

那两人道:“周先生,今晚王县丞在家中设宴,招待范督学,范督学点名要你同去,还说要你的几位高徒相陪。喏,都在这帖子上面,你自己看罢。”

周峙又惊又喜,两手抖着把那名帖拿过来一看,这帖子是王县丞写的,请的是他,还有常晓成、李尚源、张尹……等等,还有陆钧和陆钧的弟弟陆钟?

周峙慌忙谢了,有从袖子里掏出几个钱赏了这两人,有些不可置信的又把这帖子看了一遍。陆钧今天其实表现也很不错,请他周峙倒可以理解,为什么还要请陆钟呢?

他愣了半晌,方才记起来自己是出来敲云板的,慌忙把绳子一拉,云板当当的响了起来。他又一想自己还得把这几人留下,连忙赶进屋去,大声道:“常晓成、陆钧、李尚源、张尹还有陆钟你们几人稍后再走,我还有话要同你们说!”

陆钧听了颇有些意外,陆钟也来到了他的身边,问道:“哥哥,什么事啊?”

陆钧摇了摇头,和另外几人一起坐好,安静的等着,待其他孩子都走了以后,周峙方才将此事告诉了他们。

周峙好奇地问陆钧道:“陆钧,你可知道范督学为何要见你弟弟陆钟呢?”

陆钧一想,待会儿要去赴宴,还是把前因后果都告诉大家的好,于是他便从头说起,将自己和陆钟早上在巷子里偶遇范督学的事情告诉了众人。

大家听了恍然大悟,怪不得范督学一心要先来社学,原来都是因为陆钧和陆钟的缘故!另外几人向陆钧投来了感激的目光,陆钧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道:“我也不知道那位老先生是督学大人啊。今天的事,想来还是天意注定的吧。”

一听到天意,周峙忙抬头看了看天色,道:“你们几个快去家里,换几身好一点的衣服,待会儿回到社学里来,与我一同去赴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