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贤相(1/2)
这日,碧落和九头狮子玩闹了一会儿,高力士满怀笑意的来请杨贵妃,说是陛下正在安乐宫与张大人对弈,邀贵妃娘娘前去观棋。
碧落抛了一颗梅花糕,大肥猫摇头尾巴晃的张嘴接住,碧落停了片刻:“就是那个老赢陛下的张大人?”
高力士毕恭毕敬道:“正是。”
碧落暗道:“这张大人也是个缺心眼的,一点也不懂得变通,赢来赢去,也不怕把乌纱帽丢了?”于是倒对这个张大人颇为好奇。
碧落到了安乐宫,就见皇帝正在和一个国字脸、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对弈,见贵妃前来,起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娘娘。”
碧落心里一乐:“这不是张大郎吗?”随即暗想:“果然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当年不过救他一救,不曾想还有再见的缘分,如今当真做了宰相了。”
张九龄奇道:“娘娘,如何得知下官的小名。”
碧落摇头道:“大人何须谦虚,谁不知张大郎乃岭南第一人,实不相瞒,我也在岭南待过几年,早就听闻过大人威名。”
张九龄道:“原来娘娘也在岭南待过,岭南四季潮热,娘娘可住的惯。”
碧落点头道:“热是热了点,不过岭南的荔枝最好。”
说起荔枝,张九龄面色严肃道:“听闻近日陛下派人,到岭南……”
皇帝打断道:“朕今日连输几局,看看贵妃来了,朕如何赢你。”
高力士忙道:“陛下,大人请吧。”
碧落对下棋这东西只能说是略知皮毛,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只见二人面色凝重,犹如对阵千军万马一般。
张九龄手中拿着马道:“陛下天天下棋,微臣以为还是少下为益。”
皇帝吃了张九龄的马反问道:“此话怎讲。”
张九龄继续道:“沉迷于此,只怕耽误朝廷大事。”
皇帝面色淡然,心思依旧在棋局上。
张九龄又道:“现今官吏贪污,异族侵境,如不富国强兵,只怕受苦的还是百姓。”
皇帝道:“如今朕内有爱卿治国□□,外有李光弼、哥舒翰等驰骋疆场,爱卿何必杞人忧天,快下棋吧。”
张九龄不再言语,被皇帝接连横扫三子,皇帝提醒道:“爱卿不起仕保帅,只上了一卒,却是为何?”
“不要紧。”
“你都要输了,还不要紧?”
张九龄若无其事反问道:“陛下知道微臣如何输了?”
皇帝笑道:“朕夺了你的帅,你不是输了,是什么?”
张九龄起身施礼道:“陛下,难道要做微臣手中的帅吗?”
碧落笑道:“宰相下棋也不忘国家大事,实乃谏官本色。”
皇帝微一沉吟:“爱卿放心,朕自当以国家大事为重。”
张九龄再拜道:“陛下圣明。”
碧落笑道:“听闻大人曾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绝句,今日一见,果然是人中龙凤。”
张九龄正色道:“娘娘谬赞,微臣蒙皇上隆恩,绝不敢媚上欺下。亦不敢一味恃宠而骄,自古忠臣良将决不会整日揣摩陛下心思,让陛下耽于外物,不理国事。陛下不可一味的听从李杨二人之言,将高将军从战场调回来,微臣恳请陛下三思。”
皇帝面色不善,显然是动了怒:“高仙芝之事,今日朝堂之上,朕已下诏,宰相无需多言。”
张九龄凛然不惧道:“吐蕃多年来屡次犯我大唐国境,高将军在小勃律这两年来,吐蕃丝毫不敢侵犯,可见深惧高将军。如今陛下急诏高将军回京,这不是给机会于外敌吗?陛下,高将军虽心高气傲,但一心为国,怎么可能有反叛之心?”
“他有没有反叛之心,等回来审过再说。”
张九龄痛心疾首道:“陛下,若是吐蕃趁此来犯,又如何是好?”
“难道我大唐就他高仙芝一个可用之人吗?文武百官都是吃闲饭的?”
“陛下,高将军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陛下万万不能听信谗言,伤了百万将士的心呐。”
皇帝冷笑一声:“宰相若是觉得朕的做法不对,不如回岭南去吧。”
碧落想了想,这张九龄能做宰相这么久,看来这皇帝也没那么昏庸,这样身居高位,又直来直去的人可不多,而能容忍这样耿直的人,也算是有眼光,只是不知高仙芝怎么得罪了皇帝,让他生这么大的气。于是笑道:“陛下别生气,宰相不过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既然陛下诏令已出,召高将军回来问个明白就是,陛下是爱才之君,决不会冤枉高将军的。”
皇帝面色稍缓:“看在贵妃面上,宰相退下,朕与贵妃一同用膳。”
一月后,高仙芝被押解回京,皇帝及刑部无人审问,直接进了大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