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援剿大将军(2/2)
因此,三水必将是两军交战的焦点。丹初自请到三水节制军务,挑了块硬骨头。惟其如此,他才能建立功勋,膺服诸镇。
丹初驱逐陈邦傅,已成广西最大军头,朝野颇有流言,进兵三水,正可借机止流言,收人心。文安之如释重负,说道:“三水重地,确需一员大将主持战事。琢如见识宏远,已是国公,官爵在诸镇之上,节制三水军务名正言顺。”
赤军到了粤东,就是客军,想节制其他诸镇骄兵悍将,可谓难矣。朝廷颁布的名号,只能给丹初一个节制诸镇的借口。至于能否真正节制诸镇,还得看他的威信,还得看赤军的实力,还得看赤军是否真的愿意援救广州。
“那么,就请朝廷在我官爵上加个大字”丹初试探着问道。
宁国公征虏将军总督桂西南官义土民兵马兼理粮饷,加个大字,就是征虏大将军了。
三年前,丹初还是个童子兵。焦琏问他平生志向,丹初说愿拜为征虏大将军。当时看,征虏大将军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现在,朝局日乱,官爵渐滥。国公满地走,大将军也不乏其人。譬如东勋裨将马宝,就被永历帝御赐“护驾大将军”了。
只不过,明朝边患在于北方的鞑虏。有明一代,征虏大将军更是武将尊号,非功勋素著者,绝难拜为征虏大将军。
眼下,小朝廷蜗居梧州,前线缺少节帅。尚可喜、耿继茂兵临广州,孔有德在衡州虎视眈眈。在此背景下,朝廷拜谁为征虏大将军,便有委任前任统帅的意思。
赤军有后来居上之势,但岑丹初资历太浅。若朝廷拜他为征虏大将军,着实难以服众。
文安之不敢贸然答应,小心斟酌词句,说道:“琢如,征虏大将军为将军重号,心仪者甚多。你是后起之秀,似以谦让为宜。”
丹初只是笑笑,说道:“晚生求大将军之职,也是为了军事大计。前线有无节帅,节帅威望高低,实对军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天军数倍于鞑子,却屡战屡败,原因盖出自此。”
文安之揣摩着丹初的话,沉默良久,说道:“琢如,何妨退而求其次,换个大将军名号譬如,援剿大将军,如何”
丹初沉吟不语。
遥望天空,夕阳西下。文安之还要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城,内心的焦急渐渐浮在脸上。
“哎!”丹初叹了口气,说道:“朝廷恩养我辈,如今国势危急,我又岂能亟亟于官爵乎只要援剿大将军之职能够节制前线诸镇,吾亦愿接受。
“不过,吾少年时便立志拜为征虏大将军,愿为国朝鞠躬尽瘁。征虏大将军之事,还望老先生转达天听。他日若有机会,还请朝廷酌情考虑。”
文安之长舒一口气,说道:“琢如忠勇可嘉,假以时日,征虏大将军非你莫属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