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381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

第381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1/2)

目录

第381章 千古罪人洪承畴

论杀人,洪承畴一点儿也不含糊。早在明朝镇压农民军时,洪承畴就主剿不主抚,经常对农民军降军大开杀戒。

今日面对郭都贤的指责,洪承畴还是良心不安。毕竟,金声是他的同年进士。黄道周道德文章,既是洪承畴、郭都贤等人的翰林前辈,又是洪承畴的福建同乡。其余诸多二字王,皆为明朝宗室。

这些人皆曾组织义师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洪承畴看重他们的名声,曾亲自过去劝降,不遂,洪承畴最终还是举起了屠刀。

他解释道:“学生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郭都贤叹道,令洪承畴更加难堪。

黄道周兵败被俘后,面对洪承畴的劝降,作此联讥刺洪承畴。此联流传之广,甚过“忠义孝悌礼仪廉;一二三四五六七”。

“哎!”洪承畴羞愧难当,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学生愧对黄忠烈公。不过,学生也曾上疏朝廷,请免黄老死刑,终不被朝廷允许。”

“什么朝廷!”郭都贤愤然说道:“自古中国居内驭夷狄,未闻夷狄居内驭中国也。鞑虏窃据京师,招徕汉奸,欺侮人民。

“老九,你口口声声说朝廷,你难道忘了,你本是大明的臣子,受威宗的赏识,封的是大明兵部尚书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

“松山败后,威宗以为你不屈而死,说你‘死事重于泰山,意气化为长虹’,特赐祭十六坛,设祭坛于朝天宫前,准备亲往致祭,又在正阳门关帝庙内设立你的牌位。直到流寇逼临京师前,威宗仍不相信你已降清。

“你本是个卖豆干的穷小子,受大明养育之恩,遂能得中科举,受威宗识拔之恩,方能位级一品。可你却忘恩负义,为鞑子出谋划策、残害黎民。你的官是越做越大了,可你的名声早就臭了,亲朋故旧谁还理你!老九,你真的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郭都贤骂得酣畅淋漓,说完之后痛快不少。

洪承畴拭了把汗,借以掩饰内心的不安,说道:“些老指摘的是,吾为千古罪人,日夜忧思恐惧。”

蝉鸣不休,远处拂来一阵清风,令人凉快不少。

郭都贤遥指远处的大榆树,说道:“老九,你听这知了,声音震天,聒噪不已。鞑虏就像这盛夏的知了,表面上看如日中天,其实秋日将近,这知了也死期不远了。”

谈到时局,洪承畴变得谨慎起来。他是五省经略,手上节制三个大将军,可不能随便向郭都贤透露机宜。

“些老高见,还请明示。”洪承畴习惯性地掸了掸肩膀,重新调整坐姿,变得镇定、稳重,浑身散发着一股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官威。

“赤军起于粤西,岑公天纵英雄,屡战屡胜。自前岁以来,东江镇三藩被歼,所谓满清名将者,如张存仁、孔有德、尚可喜、巴山、珠玛喇、陈泰等,个个引颈伏诛,洪经略岂不引以为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