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第412章 兵临城下

第412章 兵临城下(1/2)

目录

第412章 兵临城下

虎贲镇主力在咸宁与清军打成了平手,亲兵第一协却在金口却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先是,两军在营外列阵野战。赤军人多,亲兵第一协又是虎贲精锐,不到两个时辰便打败了清军。清军逃入营垒坚守,赤军乘胜猛攻营垒,最终攻破了两座营垒。

右参军杨玉祁看过亲兵第一协送来的简报,用一种开玩笑的口吻说道:“鞑子在金口镇以外扎了六座营垒,今日被我军破了两座。明后两天一天破它一座营垒,大后天就能危及鞑子侧翼了。”

通山的情况与咸宁类似,两军打成了平手。但第四镇处于攻势,清军处于守势,赤军略占上风。

“今日要是有亲兵第一协在咸宁,说不定就能胜过鳌拜了。”丹初叹道,亲兵第一协在三个亲兵协中成立最早,战斗力最强,与骑兵协、炮兵协并称为虎贲镇三大梁柱。

“咱们调亲兵第一协至金口作战,本想分鳌拜的兵马。可鳌拜不上钩,此计也就用不上了。”

“要不,还把亲兵第一协调至咸宁”钱秉镫试探着问道。

赤军已夺下金口,也筑有营垒,又有水师控制江口,就算把亲兵第一协调到咸宁,也可以确保金口要地。同时,把亲兵第一协调回咸宁,无疑将更有把握击败鳌拜。

“要么调亲一协回咸宁……”丹初沉吟片刻,毅然说道:“要么更大胆一些,直接越过金口,到武昌城下。”

这越过金口直扑武昌,理论上不是不可以。但可以想象的是,清军后路面临威胁,势必会疯狂反扑。亲兵第一协满打满算只有一万两千人马,能否在武昌城下站稳脚跟,实在不好说。

“直捣腹心,妙哉。”钱秉镫赞成直扑武昌,说道:“武昌乃敌所必救,亲一协至金口,鞑子不见得会拼命来救。武昌雄踞长江中游,为江南数省之锁钥。亲一协若直接扑向武昌,鳌拜必会分兵救援。”

“咱们还有水师,”杨玉祁说道:“就算亲一协孤军深入,水师也能及时送去粮草弹药,甚至可从水路增调援军。”

“碰巧今日亲一协破了鞑子两道营垒,在鞑子防线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若今晚趁鞑子不备,连夜进军,明日便可赶到武昌。”

“武昌绅民思明久矣。亲一协一到武昌,必有义师响应。鳌拜后方不稳,就是想坚守咸宁,也不可行了。”

丹初默默盘算着,觉得此计可行,说道:“我军以大义号召义民,鞑子以强暴驾驭绿营。我军自东征以来,占地日广,收编义师以资防御,委任官吏以抚民政,虎贲镇、第四镇集中精力与敌决战,无需留兵镇守后方。两镇编制多少兵马,就可在前线集中多少兵马。

“鞑子则处处被动,以绿营、乡勇为炮灰,则绿营、乡勇溃退,以八旗分守要隘,则兵力处处短绌。眼下决战在即,鳌拜不得不以集中旗兵决战,但其兵力仍旧很分散,本有六七万旗兵,要增援南昌,要分守武昌、通山、金口,留在咸宁的只有不到四万。

“今夜若是派亲一协北上武昌,明日再大张旗鼓地袭攻武昌,鳌拜收到消息,必然要调派旗兵回援武昌。届时,我军再在咸宁与之决战,将更有胜算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