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连下两郡(1/2)
听了义重这番话,山名佑丰似懂非懂,忧心忡忡道:
“尼子家的伯耆毗邻因幡,论距离、论速度,我们都不占优势,况且那山名左马助一定会向尼子家求援甚至是内附,这样一来,尼子军接收因幡城池的速度可比我们快得多,怎么想,吾等怕是都要慢他一步。”
“你说的这些,放在以往并没有错。”义重耐心地解释道,“可今时不同往日,尼子诠久新败,要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召集兵马防备大内联军的反攻,因此,在击退反攻或者大内军主动退兵前,他主要做的便是收缩兵力。
这种情况下,别说支援山名左马助,我认为,就连播磨、备前等新附地区的守军都会撤回出云。届时,你我只要利用好其中的时间差,在尼子军缓过来之前,及时将因幡收入囊中,后续便无需担心了。”
“您说的有道理,”山名佑丰点了点头,可还是有点踟躇:“您刚才说,不要跟尼子家撕破脸,可若是真的将整个因幡拿下来,等尼子家缓过气来,很有可能对吾等开刀啊,毕竟大内他打不过,你我这样的势力他还是有信心一战的吧”
“我认为,只要我们不和他撕破脸,尼子诠久是不会主动向我们发起攻击的。”义重分析道:
“你说的没错,以我们的实力,确实打不赢尼子军,但反过来说,他想打赢我们,也并不是一件易事。况且,他还要防范大内氏的反攻,与其和我们在因幡徒耗精力,不如将兵力集中在石见、出云一线,那里才是他尼子家的命脉。”
“您这么一说,在下倒是明白了。”山名佑丰对于义重的分析表示赞同,“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抓紧行动吧,趁着云州那头老狼和那只小狼无暇东顾之际,能多占就多占点吧。”
达成一致意见后,义重和山名佑丰立即兵分两路,从小代城出发,向着蒲生峠和冰山峠快速前进。
而此时的天神山城内,山名诚通一脸愁容地坐在殿中,殿下的武田国信头也不敢抬地拜伏在地上,等待着这位因幡守护、因幡山名氏当主的训斥。
“山城守,这下该如何是好”山名诚通质问道,“两千五百军势,你就带回来两百三十人,家中那么多重臣都死在阵中,你让我怎么跟他们家里交待”
“臣该死,请主公治罪!”武田国信语气沉重地向山名诚通请罪道。
“现在,给你定罪有什么用,但马全境已经丢了,敌军已经夺取了蒲生峠和冰山峠两处山口,看样子是准备攻入我因幡了,你说说看,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对于即将到来的若狭武田、山名宗家的反攻,山名诚通心急如焚。
“恕臣直言,敌军将从两点突入因幡,以本家现在的兵力,怕是这两路军一路都抵挡不住。”武田国信小心翼翼地回禀道。
“你这是废话,就这两百多人,加上我身边的马廻众,也不过三五百人,怎么敌得过那如狼似虎的武田军就连但马山名家也有一千多军势,也不是本家能够抵挡得住的。现在我想知道究竟该怎么办!”山名诚通怒不可遏地斥责道。
“如今之计,只能向尼子家请援了。”
此时的武田国信心里很不是滋味,八木城这场仗自己虽然打输了,但这也是敌众我寡之下的必然结果,自己已经尽力了,山名诚通不仅不予肯定,还把自己当成条狗一般喝来喝去。看来,在他眼里,终究还是没把自己这“因幡武田氏”看作自己人啊。
可现如今,终究是寄人篱下,武田国信此刻能做的,只有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以免惹怒正在气头上的山名诚通,从而招来更严厉的斥责。
可是,当山名诚通听到武田国信给出办法竟然是向尼子诠久请援时,却没好气地反问道:
“你难道不知道吗,前几天诠久殿下兵败吉田郡山城,为防备大内军反攻,他已经命令播磨、备前、美作等地的守军撤回出云,用以防守月山富田城。这时候我去请援,能有用吗”
“那主公您的意思是……”武田国信谨慎地询问道。
“我想着,有两条路可以走。”山名诚通回答道,“第一条,重点防守鸟取城,毕竟那里已经扩建得七七八八了,防御工事比这天神山城要坚固不少,我们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城内,应该能抵抗武田军一阵子,到时候以拖待变,为诠久殿下的增援争取时间。”
“那第二条呢”武田国信追问道。
“第二条,那就是率兵退入伯耆,暂时将因幡让给武田家,等尼子家撑过这阵子,再借助他们的力量展开反击,夺回因幡应该不是难事。”
听完山名诚通的两条路,武田国信陷入了沉思之中,这让前者感到有些不快。
“怎么,山城守对我说的这两条路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臣不敢,”武田国信这才缓过神来,连忙解释道:
“臣只是觉得,以本家目前的兵力,死守鸟取城确实能拖延些时日,可敌方毕竟是六千人的大军,在他们面前究竟能拖延多久,谁也不敢保证;即便能拖个十天半个月,尼子军能否赶来支援也是个未知数。”
“那你的意思是”山名诚通不屑地问道。
“臣以为,固守鸟取城风险太大,主公不宜以身犯险。不如让臣率兵驻守该城,主公亲自前往尼子家请援,这样对主公来说既安全,也能以此获取诠久殿下的重视,实在是目前最为妥当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