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雨水5(1/2)
这案子固然不是苏令瑜犯下,那对恶夫妇也是死有余辜,但苏令瑜确确实实杀了人。那两个凶犯无论有多么该死,苏令瑜也没有资格把他们私刑处死。更何况她当时痛下杀手,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需要瞒住那个假身份。
法理上,她这事是绝对有问题的。苏令瑜来大理寺这几日,也尽快熟读了唐律,她知道自己这种情况有多危险。
如果她时至今日还是个平头百姓倒也罢了,此案或许还有回旋的余地,可她现在已经做了官了!
不仅做了官,还是做的大理寺的官,还是正四品的官!
一旦揭出她过去干过这件事——居然私刑处死过人,是否有牢狱之灾苏令瑜都不在乎了,她在乎的是自己的官身只怕又是保不住了!
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出了这种事还想继续做官,几乎不可能,而且丢官罢爵这种事,再一再而不再三,平常人败落一次都难以起复,苏令瑜已经是足够有运气,才能在欺君之罪过后又恢复官身,站到现在的高度。
天后纵使大权在握,也是需要考虑自己执政的名声的,大唐人才济济,更不是非要用苏令瑜不可。苏令瑜还没来得及立下什么汗马功劳,没那么不可替代,这次绝对不会有人保她了。
苏令瑜深吸一口气,心跳和呼吸都被她硬生生压得平稳下去。
冷静以后仔细想想,她觉得自己眼下还不必如此着急。
沈不留身上能证明身份的东西,早就被苏令瑜取走,连外衣都剥了。他死时是去年夏末,这半年时间下来,尸身必定已经腐败得面目全非,即便是让最出色的仵作去验,也不见得能验出什么来。
缺乏线索,这案子就算落到狄仁杰手上,都不见得能马上查出结果。
她还有时间,大可不必自乱阵脚。
苏令瑜沉住气,正常交接文书,把案卷留下,上报张稚圭。
此案牵涉人命众多,消息没有按住,轰动长安,连皇宫里都递出话来问了。张稚圭头大如斗,立刻着人去查,苏令瑜想了想,还是主动请缨,带人去了。
她的职责是整理文书和协助断案,原本不必做这些,只是要去也没人拦着而已,她仔细斟酌过,到底是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择干净,还是身涉其中见机运作,想了那么片刻,还是选择了后者。
一是躲避无用,二是此案最初也算是被她撞破的,种下了因,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处理这个果。
她最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取走了沈不留的身份才得到喘息之机,虽然杀了那对夫妇,算给他报仇雪恨了,但恩情还是在的,沈不留这半年来都曝尸荒野,现在既然已经案发,她也有必要去给这个死了的恩人收收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