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求订阅!】大战爆发!代国出使去送死?【求订阅!】(1/2)
第139章 【求订阅!】大战爆发!代国出使去送死【求订阅!】
“哈哈哈。”顾宪成大笑几声道:“你怎么知道皇上没得选他万一破罐子破摔,就是要让沈一贯入阁呢”
张重辉却是摇头:“沈一贯入阁是早晚的事,但绝对不是现在。皇上又不是傻子,为了一个摇摆不定的沈一贯而逼走了王锡爵,实在是得不偿失。”
“也是。”顾宪成点头间,又笑着调侃道:“你还真是把皇上的心思,给拿捏的死死的啊。”
“能有你拿捏的死”张重辉反过来笑道:“你这招‘金蝉脱壳’,使得可真是妙啊!”
“嗯”顾宪成似乎听不明白一样,满是无辜不解地问道:“你在说什么啊”
张重辉却是不拐弯抹角了,紧紧盯着对方的同时,直接便拆穿道:
“你明知道接下来朝局将更加不稳,且过不了多久,怕是就要打大仗了!你怕‘太早’被牵扯进这些是是非非之中!会沦为‘他们’的踏脚石!
所以你不惜得罪皇上!以求‘先’退到幕后!伱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接下来的这些烂摊子,就得让‘他们’来替你收拾了!”
顾宪成的心思,就这么被张重辉给直晃晃的拆穿了,气氛一时之间,也变得微妙了起来。
顾宪成沉默了片刻,旋即却像是癫了一样,莫名奇妙“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
一时间,空荡荡的厅堂内,回荡的除了顾宪成放肆的笑声以外,便只有炭盆里的噼啪炭火声了。
“有那么好笑吗”
张重辉打断了对方那意图掩饰真相的癫笑,脸色冷下来的同时,他问道:“你以为你这一走后,还能够回来”
顾宪成脸上的笑意终于止住了,渐渐地,他竟有些惆怅起来。
“回不来了,其实也挺好。”顾宪成放下酒碗,缓缓说道:“而且你不是也说了吗不是非得人在官场,才算为官。”
“随便你。”张重辉没有劝什么,只自顾自的喝起了酒,毕竟顾宪成要怎样过,是顾宪成自己的事。
“那你呢你今后打算怎么办”顾宪成看着张重辉,似乎是在警告对方一般,道:“皇上的人,可一直都在盯着你,如此掣肘,你很难成事啊!”
这一次,张重辉也沉默了,因为的确,万历皇帝的人无时无刻都在紧盯着他,无论他做什么事,见什么人,对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且经过今夜这档子事情过后,今后万历皇帝派来监视他的人,只会更多!
“还有王锡爵。”顾宪成又‘煞有其事’地补充道:“他不会轻易放过你的!”
“无妨。”这一次张重辉却是无所谓了起来,轻飘飘道:“反正他干不久了。”
“你怎么知道”顾宪成眉头蹙起,难得的严肃认真道:
“如今册立太子一事,功劳可都是他王元驭的!他的内阁首辅之位,只将越发稳如泰山!等他腾出空,抽出手来了,第一个收拾的人就是你!”
“哈。”张重辉像是没看出来顾宪成在‘故意’夸大其词‘吓唬’他一般,只无所谓地摆摆手,笑说道:
“功过向来结伴而行,接下来的时局将要发生大动荡。王元驭要么识趣些,像你一样找借口,早些撤离朝堂。
要么到时候,泼天的国责大任压下来,他这个内阁首辅就必须得背锅了!现在就看他王元驭究竟是当下一个夏言,还是当下一個许国了!”
话音落下之际,张重辉又是自顾自地倒起了酒来,全然不去拆穿顾宪成方才的那番‘挑拨离间’。
张重辉很清楚,顾宪成是想借他的‘手’来铲除王锡爵,好为其背后的沈鲤等人,以及顾宪成自己铺路。
顾宪成张了张口,似乎想要解释些什么,却是终究没有说出口,转而只继续喝起了酒。
一时间,气氛沉默住了。
二人只闷头喝酒的同时,其实各自都心知肚明着,对方在刻意隐瞒些什么。
良久……
许是醉了,顾宪成突然间叹了口气,又嘟囔了一句话。
“其实都一样……”
顾宪成的声音很小,小到张重辉甚至都没有听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你说什么”张重辉抬头询问道。
“我说,你瞧,又下雪了。”笑着回答间,顾宪成望向了厅堂外,适才絮絮飘飞而下的鹅毛大雪,笼罩于眼前。
“两袖清风不见当年少年郎,大雪如鹅犹见今朝……”
好似醉上头了一般,顾宪成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醉眼迷离的他只再给自己‘续’了一碗酒。
张重辉也没有再问,他很清楚,问是问不出答案的,他只‘也’继续饮酒。
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可在某些时候,它似乎成了‘逃避’某些事与话的,最好挡板。
“我要走了,你要保重。”
“嗯,你也保重。”
“有困难可以跟我说。”
“我没钱了,给点。”
“你我可是知己,谈钱多伤感情”
“真小气。”
“你说书院的名字,叫什么好呢”
“名字而已,原先是什么,那就还是什么吧。”
“嗯。那就,还叫东林吧。”
……
顾宪成‘如愿以偿’的被罢官了。
而原本即将入阁的沈一贯却是还不知道,他那本来都已经踏进了内阁的‘半只脚’,被‘某些人’给暗暗‘抽’了出来。
时光匆匆,万历十九年,过去了。
这一年的大明王朝,仍旧是一个多事之年。天灾与人祸,仍旧不可避免的发生着,也仍旧又被默默的盖压了‘回’去。
这一年,在镇二十余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被万历皇帝以欺罔罪,解任了。
这一年,李成梁曾经的家奴,已过而立之年的‘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收服了长白山的鸭绿江部。
这一年,整个大明帝国朝廷中枢的‘眼睛’,几乎全都将放在了‘立储’一事之上。
在‘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拉下水之后,大明朝的储君皇太子,总算是立下了。
一年结束,回过头来,再放眼望去,在绝大多数人们的眼里,看到的只有‘一片祥和’,‘国泰民安’。
然而在‘当权者’们的眼里,新的风暴,却是在这一年‘彻底’埋下了种子。
当内阁首辅王锡爵烦扰于另外两个阁臣张位与赵志皋的‘无用’,且皇帝陛下死活都不肯再给他‘加人’的同时,他在这一年的冬天,看到了一道‘远道而来’的奏本。
这只是一道‘平平无奇’的奏本,可王锡爵却是似乎已经通过这封奏本,‘看’到了自己在未来某一天的命运。
这封奏本,是朝鲜国王通过朝鲜冬至使李裕仁上奏给大明朝廷的。
内容,则是以朝鲜“短于轮橹,不习下洋''为由,婉拒了万历皇帝提出的,命其‘先’动员大明周边的藩属国,准备先发制人,主动出兵倭国的方案策略。
朝鲜婉拒了大明皇帝的‘好意’,倒不是他们不想动员周遭的其他藩属国,实在是他们说了也没人理啊,何必自找没趣呢
事情就‘只’是这么个事情,可内阁首辅王锡爵直到看到这封‘婉拒’的奏本后,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了一件事——
——要打仗了!
而且,这将是一场极其‘烧钱’的仗!
身为大明朝最高统治者的万历皇帝,自然也知道了此事。而朝鲜的‘回复’,更是几乎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对此,万历皇帝只能是唏嘘——
——我大明朝好心提醒你们朝鲜,有人要来打你们了,并且还让你们自己先做好动员准备。
——结果呢既然你们‘装作’听不懂,那就没办法了,你们就‘只能’先挨打了。
万历皇帝何尝不知道,朝鲜其实‘也’早就知道,自己要‘挨打’了。
奈何小弟的觉悟始终还停留在:万一我挨打了,大哥一定会来救我的!
亦或者说:大哥‘必须’来救我!
毕竟倭国的‘最终目标’,是大哥‘您’啊!
……
万历十九年,就这样过去了。
辞旧迎新,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迎来了一个更加多事的——万历二十年。
……
万历二十年,六月。
文渊阁。
此时的内阁办事处内,可谓是群魔乱舞,乱如团麻,喧闹似菜市!
身着禽兽官袍的大明官员们,此刻已然没了平日里的斯文儒雅,有的只是一个个唾沫横飞,撸袖狂言的暴躁大汉!
与此同时,被包围在人群中央的内阁首辅王锡爵,好像被抽干了精气一般,满脸生无可恋……
这半年多以来,王锡爵越发的觉得累了。
这半年多以来,接踵而来的天灾战事,快要把他淹没在这‘吃人’的内阁,吃人的朝堂之中了。
二月时,宁夏突然暴起的哱拜之乱,已经令人心交力瘁。
可没想四月时,倭国‘丰臣秀吉’竟突然率兵入侵朝鲜!
此些事,事发的实在突然,虽然王锡爵早就料到了倭国早晚会进攻朝鲜,可他没想到会来的那么快……还那么突然啊……
这场战争来得突然也就罢了,偏偏朝鲜这个藩属国的战斗力,简直是拉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才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朝军们就已经被倭军们给打得溃不成军,就连老家平壤城都丢了……
也就还只有朝鲜海军‘李舜臣’尚且还在坚挺着。
可朝鲜海军就算再怎么坚挺又如何总不能让朝鲜人全都去海上住吧
事到如今,朝鲜的局势可谓是十分紧张,随时都面临着国灭的危险。
而身为朝鲜国王的李昖,更是都已经被倭军们给赶到鸭绿江边上了……
朝鲜国王都快被赶到辽东来了,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而他们所能做的最勤快的事情,便是接二连三的求大明朝派兵救援。
于是乎,就出不出兵救援朝鲜这件事,大明朝廷又一次‘热闹’起来了。
万历皇帝不上朝,大臣们见不到皇帝陛下,如此之下,那便只能来内阁,当着内阁阁老们的面吵了。
此时的内阁还是只有王锡爵,张位,赵志皋三人。
众所周知,赵志皋是个‘老实人’,这位老实人平日里就不怎么爱管事,关键也用不着他来做什么主,因为他上头的王锡爵和张位都是极有主见的人,故而他‘只能’默默退在众人身后,一言不发的充当着背景板。
赵志皋老实,张位可不老实,这位如今的内阁次辅毫不掩饰的宣发着自己的野心,就如今的朝鲜局势一事,他极力主张——设官于朝鲜八道,屯田驻扎!
此举很显然,摆明了就是想要‘趁机’将朝鲜给吞并入大明!
这样的一个建议,没那么容易实现不说,还有失大明朝宗主国的‘威信’。
故而张位的这一建议,一直都得不到朝中他人们的支持和采纳。
怕事的赵志皋,以及爱搞事的张位,这样两位不省心的‘左膀右臂’,已经快把王锡爵给折腾死了。
偏偏此刻,他还得再‘受’其他大臣们的‘折磨’。
就比方此时,兵部的大臣们,正在王锡爵的耳边,据理力争中。
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是主战派,他认为朝廷应当尽到宗主国的情谊,即刻出兵增援朝鲜。
“我说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再不出兵朝鲜就亡国了!咱们大明朝身为宗主国,难道要眼睁睁看着朝鲜之地被倭寇占据吗你们到底在怂什么你们要是不敢上!老子亲自带兵上阵就是!”
石星慷慨激昂的说着,这位牛高马大的山东大汉此刻十分激动,瞧那架势,不知道的还要以为他是武将出身,而并非文科进士。
石星的慷慨陈词,很快就招来了‘反对派’的反对,而反对的人,是时任兵科给事中许弘纲。
“石尚书,您老能不能清醒一点打仗是小孩儿玩闹,说出兵就出兵的吗如今宁夏还在打仗,朝廷兵力本就不足!在这种关节眼上我们不顾着自己,反倒先出兵朝鲜你当国库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
依我看,朝鲜就不该去救!他们平日里兵备懒散懈怠,兵将更是只知惶惶度日!一出事情,就只知道舔着脸来求我大明朝出兵援助!如此自身不足且厚脸皮!恕我直言,这样的藩属国不救也罢!”
许弘纲反驳的也是十分激烈,身为小小给事中,却敢直接怼骂部长石星,这样的事情,在大明朝已经不算事儿了。
毕竟六科,就是监督六部的,哪怕六部的官职更大。
许弘纲的发言一出,其余各科的给事中们纷纷跟应声虫一般跳了出来,纷纷都在反对出兵援朝。
这群‘职业喷子’们的战斗力实在强悍,强悍到石星这个兵部尚书,都快被那一人一句的唾沫给淹死了。石星能怎么办他只能是看向首辅王锡爵,寻求帮助。
然而王锡爵又能怎么办他只能是说:“诸位别吵了,此事我会禀报给皇上,由圣人行最终定夺,你们就先回去吧。”
这样的敷衍有用吗当然没什么用,毕竟众人也不是头一回被这样敷衍了。
这一次,大臣们似乎闹急眼了,怎么样都不肯离开内阁,除非皇帝陛下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答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