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投资集团(中)(1/2)
第253章 投资集团(中)
“陈生还是详细的说一下为妙,咱们这些人跟不上陈生的思路啊。”
董生说着,还对其他人眨了眨眼,显然不想动脑去想所谓的详细方案。
“如今封锁还在,国内没有市场。
一国的资源呐!
诸位,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吗
以港城一地,代理一国产品的加工、销售。
以一城面对世界市场,这样的机会抓不住,咱们每天丢掉的可是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啊!”
陈冀生开口就是总纲,一个资源市场,一个世界商品市场说完。
在座的大佬们脸色不由的精彩了起来。
凡事有利有弊,封锁对于国内而言是弊端,但对港城而言就是莫大的机遇了。
陈冀生点出了大致的方向,董包二人对视了一下,脸上神情格外的精彩。
两人目光的对撞之中,仿佛满满的都是装运集装箱的船舶。
“陈生豪气,这样的买卖根本做不完啊!”
竖起大拇指的包生,脸上的笑容有些凝固。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董包二人,算是熟悉国际商品流转的。
背靠资源地的港城有多大优势,两人心里稍一琢磨,也就有了大概。
成本低、人工低,加上董包两家的海运航道,世界上没几个国家是去不了的。
“需要我详细的说明吗
产业太多,恐怕也是说不清楚的。
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手。
方姐刚刚说了,人手不足,事情不好办。
我的意思是:咱们也别各自为战了,均股做一个投资集团吧。”
陈冀生的话,自然得到了众大佬的一致认可,何生虽说不在,但有人可以代理。
七家大佬,再组一个投资集团的事儿,也就被拍板定了下来。
分股上,陈冀生还是占了便宜,一人占十六的股份,其他六家均分十四。
本是旁听的琳达,也被几位大佬委以重任,投资集团首位负责人的名头,一下就把她给砸蒙了。
再次被抽走一批精干人员之后,众大佬也觉得手下的人才有些入不敷出了。
地产集团、投资集团,加上各家原本的主业,都需要精干人手。
再调走一批,一下就让各位大佬原本紧密的人员结构,在框架上开始有了松动。
“陈生,如今港城的地产业跟银行业,有许多失业人员,能不能填充到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
胡生这边的人员比其他大佬更为窘迫,见时机合适,便起了为一些同业者争取工作机会的心思。
“这个不成。
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各家产业的筛选之后,才能进入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
港大这边,应该新开始工商管理一科了。
以我们的产业为主的工商管理科。
这事儿,还是诸位要做的,人才是基础。”
胡生的提议,直接就被陈冀生否决了。
如今正在筹建的几个集团,不仅是缺人,而是严重的缺乏人才。
但几大集团,都需要一定的保密性,不是忠诚、精干的人员,也很难进入这几大集团。
“还是陈生考虑的周详,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不是可靠的人员,一个也不准进入。
胡生、诸位,一定要把控好手下的人员。
陈生,港大的工商管理科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作为地产集团的掌舵人,霍生这边的把控很严格。
许多地产集团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地产集团的存在。
如今的地产集团,是以六大佬原本的一些地产公司为架构设立起来的。
霍家的地产公司也转到了何生的名下,如今的霍生,更像是受雇于其他豪门的职业经理人。
保密是首要的选择,对于人员的选择,霍生这边也有自己的看法。
再提一下港大的工商科,也是意有所指的,如果陈冀生没有谋划,霍生这边是有接续的。
“霍生的问题不错。
人员的培养,是各大集团的重中之重。
如何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为我所用,诸位应该是有经验的。
咱们的老祖宗,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纯孝、坚忍,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兄弟姐妹多,这是许多票号选人的标准。
咱们的工商科不妨照此办理,给屋住、给钱,赡养他们的父母,借此签十年以上的合同。
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给予身股或是屋子的产权。
这些都要详细的写在合同之内,一旦违反了咱们得合同,塌天不至于,破家还是要的。”
圈养人才,或许听上去很残酷,但陈冀生在港城铺的摊子太大。
没有严苛的人才管理制度,单靠资本的选拔模式,短期很难维持几大集团的稳定。
除了稳定集团之外,上万或是十几万人的用人规模,涉及到的家庭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港城跟四九城那边差不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少。
相较于国内,港城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三五个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占了绝大的数量。
人多就是力量的象征,免费的住处、赡养老人,这点销,对于几大集团而言,寥寥无几。
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茬茬的死忠培养起来,几大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也是超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