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趁他病要他命(1/2)
第323章 趁他病要他命
忽必烈驾崩造成的影响很大,真金没有秘而不宣的必要,自然是很快送到了宋国皇帝手中。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朝议必然围绕于此,都做了相应功课。
“陛下。”李庭芝首先发言,道:“因为粮草问题,广西战事停滞,如今忽必烈病逝,鞑虏必然惶恐,臣以为当一鼓作气收复云南,以为攻略四川做打算。”
“粮草何来”赵昰问道。
广西被哈散祸祸了小半年,损失惨重,朝廷为此支出了大笔粮食,实在是不足以支持继续作战了。
李庭芝回道:“臣已经协调户部,运一部分粮食往广西,再由南越出粮食,宁国出兵三千,逆红河而上,配合主力作战。
至于北方,收复开封归德府后暂停进取,以巩固地方为要。
另外,谢先文部进逼燕山,当撤回,稳定辽东,尽快实现辽东自给自足。”
“枢密院什么意见”赵昰又问。
陆秀夫回道:“陛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元虏人心惶惶,正是进取之时。
北方平坦,随时可进,云南多山,易守难攻,当趁机进击。”
显然,内阁和枢密院是商量好了的。
赵昰看向马廷鸾,问道:“户部可能支应”
马廷鸾回道:“原先军略,南守北攻,本就为张姜二元帅部准备了两年粮草,如今北方停歇,可支持云南方面十万大军作战八个月。”
陆秀夫接道:“枢密院以为,至多四个月,说不能拿下云南全境,继续用兵不过是徒耗粮秣。”
这话不是狂,而是事实。
从如今的战例来看,但凡不能一鼓作气拿下而陷入僵持,那么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搞定的。
赵昰敲着扶手思考了一阵,道:“便按枢密院计划行事,并调龙卫军南下助战。”
“臣遵旨。”陆秀夫应下。
商议妥当,各臣散去做准备。
此时,前线并未收到中枢指令,当然是按照计划继续进兵。
姜才支援来的第一军三万人出了济州,直奔滑州而去。
归德府屏蔽黄河,而滑州屏蔽归德府北方,若是滑州丢失,归德府就是被团团包围的下场。
夏天倒也无所谓,冬天就够呛。
河面封冻,无须行船便可过河,若是宋军舍得付出伤亡,一定能够杀进去的。
所以,归德府总管、昭勇大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佩金虎符史焕把归德府防务交给达鲁赤不鲁迷失海牙,自领大军两万增援滑州。
不鲁迷失海牙是回鹘人,其父布鲁海牙为官时执法平允,慎于用刑,为人清廉,汉化很深,后迁燕南诸路廉访使,以其官职“廉访使”为子孙取汉姓“廉”。
布鲁海牙儿子很多,出名的有长子廉希闵,官至路宣慰使,成就最高的是次子廉希宪,就是在忽必烈面前晕倒的平章政事,三子便是不鲁迷失海牙,汉名廉希恕。
因为家学渊源的缘故,归德府军民悦服,即便史焕离开,也可以保证归德府防御紧密。
此时黄河尚未封冻,第一军军长苏刘义并未打算攻打归德府,而是想干掉史焕之。
时进十月,初冬时节,虽未滴水成冰,地面却已经冻的发硬,加上来的仓促,史焕只来得及在城外挖了一条壕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