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朕的粮食呢?(1/2)
第339章 朕的粮食呢
夏去秋来,江南地区稻谷转黄,即将进入秋收模式。
只是天公不作美,连日雨水不绝,不止田间地头雨水横流,大河小河都是暴涨,实在是不适合收割。
稻子收割后,若不能及时晒干,水气淤积之下很快发热,轻则发霉,重则发芽,一季辛劳变付诸东流。
不论百姓还是官吏,一天往田里跑三次,唯恐田里忽然发水,把稻谷给冲走了。
对此,皇帝表示毫无办法。
人定胜天,说的是可以克服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而不是说可以改变天气,哪怕再过一千年,人类也对雨天没什么办法。
唯一能做的,就是督促各级官府看好河堤,莫要发生洪水。
所谓敌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快乐,元庭尚不知江南秋收遇阻,然而自己的秋收顺利无比,自然是欢愉不已。
但是当真金看到各地秋收汇总时,不开心了。
“四川、陕西、山西、河南、大都,五地万万亩地,仅得秋粮六百余万石”真金很生气,认为
“陛下容禀。”和礼霍孙说道:“陛下登基是明诏天下,按照收获收三成,余者皆免,因此粮税大降。”
“那也不该这么多!”真金说道:“万万亩地,即便按照亩产五斗计算,当有一千五百万石!”
“陛下,不能这么算。”和礼霍孙说道:“陕西山西地方多为阿难答控制,秦王刚刚入主关中,并不能掌控地方,因此税收多流失,山西状况相同。
当初吐蕃贵族移居四川,约定收获两成归朝廷,而河南受宋军威胁,防线内外大量百姓逃散,田地多抛荒,仔细算起来,六百余万并无差多少。”
“呵,六百余万……”真金冷笑:“国朝大军五十万,即便全部分散就食,不过勉强够用,各地官吏都喝西北风
且和林战事不绝,粮草消耗如流水,如今只有六百余万石粮食,如何应对”
粮食出乎意料的少,真金确实抓狂。
各地守军就地供应,运输损耗较少,勉强供应,但是官吏喝西北风
至于和林的六万大军,那就没法养了。
从大都到和林,六千里路程,按照一天最快走五十里,一辆车载重十石并最少配两个车夫计算。
一百二十天,两个车夫要吃掉八石,即便压榨一下车夫,三石是少不了的。
而运输过程中因为袋子损坏、雨水、翻车等因素,会有额外的损耗,具体数量看管。运粮官的组织能力和清廉程度,但是一般来说最少在一成半。
四成半粮食消耗在路上。
而和林到各前线,近则三五百里,远则一两千里……粗略一算,没个二百万石粮食,伯颜只能吃土去。
但是如果真把各地粮食收上来,本地军民就没粮食了。
按道理讲,真金手头有钱,可以从民间收购,但要事和礼霍孙说的没错的话,民间也就三千万石粮食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