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劫持者 > 时空特勤局(17)

时空特勤局(17)(2/2)

目录

“早在我那个年代,人类就开始大量地使用电子产品。先是笔记本电脑,后来是平板电脑,再后来是智能手机以及后来出现的脑机接口产品。人类的惯性思维就是把电子产品作为人脑的外设甚至是扩充,用电子产品来弥补人脑的缺陷。不是这样么?

“从智能手机时代开始,人类的记忆力开始迅速地衰退。我的研究发现,现代人类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体是在呈现逐代萎缩的方向退化。现代人类的记忆能力,远逊于古人。而记忆力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忆力的好坏,对于人类智力的高低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为什么会出现现代人类记忆力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呢?这都是人类自己懒惰的结果。智能手机时代的人类养成了一个恶习。他们无论是碰到电话号码,人名地址还是其他什么需要记忆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智能手机来把它拍下来。仿佛这么做了,信息就属于自己,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拿出手机就可以了。从来没有人想到把这些信息记到脑子里。结果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人类身边的数字产品容量越来越大,成了人类的外脑,每个人每天都在生产数量庞大的数据垃圾,可造物主赋予人类的大脑的记忆区域,却是日渐荒芜。

“现在的人已经无法想象,上古时期的三岁孩童可以背诵全本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有唐诗三百首;上世纪中叶北京街头的一个普通交通警察可以背下所有部委机关正副主官的汽车牌号;军队里电话班的一个入伍半年的女兵就能一口气背下几千个电话号码;飞行员更是可以把各种常规和应急操纵程序背得滚瓜烂熟,同时默记几百个导航台的频率、莫尔斯电码还有坐标;就连一个蹩脚的三流特工都可以一边压马路一边把路两边的汽车牌号全都记到心里。这些在我们那个年代人看来平淡无奇的本领,在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神迹!

“心儿觉得人类正在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电子产品上,逐渐沦为电子产品的附庸。她认为必须改变这种趋势,因此她想到最大限度开发大脑的潜能。她成功了。我是第一个被数字化的人类,我虽然生活在数字海洋里,拥有看似拥有数字网络赋予我的无边的神力,但我仍然是在用一个普通人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童心她虽然仍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她的大脑却是在以一台超级计算机的方式在运转。我是一个生活在电脑中的人,而她,是一个生活在人的躯壳里的电脑。”

听完鲁致远说完这番话,成刚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两手使劲地挠着头皮,嘴巴里面默念着:“生活在计算机里的人,人的躯壳下的活的电脑。天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