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武英殿 > 第11章 下江南钦差治水患 上条陈诸生献锦囊(6)

第11章 下江南钦差治水患 上条陈诸生献锦囊(6)(2/2)

目录

几个人下了船,吴江知县、刚刚从翰林院来任职的周枕早已等在岸边,备了几匹马, 接进县衙。原吉最不尚奢华,不讲排场,但几个地方官,尤其是苏州知府虞谦,极力要尽 地主之谊,原吉也不愿扫了众人的兴,所以,酒席宴上免不了推杯换盏,斛筹交错,但因 原吉约法在先,大家也不强求,酒至六七分时各自散去。原吉酒量不小,因晚上有事,只 喝了几小杯,回到驿馆房中后,就匆匆起草起奏疏来。

臣奉职不称,重眙宵旰之忧,夙夜竞愒,惟勤咨访,钦承圣谕,愧感交集。臣与共事 官属及谙晓水利者,参考圣谕以得梗概……方略在心,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疏治太湖的奏疏就写毕了,他又认真地看了两遍,修改了两处不当的地方,重新誊写,用火漆封好,第二天便由驿站快马飞报京师。皇上的圣旨比他想象得还要快,几天之内就回复了, 完全同意了他的治水方案和俞士吉的留任。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以治理苏、松等府水患为主的江南治水工程轰轰烈烈展开了。

秋阳下,太湖东北迤逦的群山越发清晰,天空高远而辽阔,一眼能望出一二十里。眼 见着吴淞江、刘家河、大黄浦的水势一天天泄去,各府、各县按分配人数组织民夫陆续到 达了指定的河段。

为加快工程进度,让各工段的数万民夫尽快铺开,不至相互干扰,在吴淞江中段,原 吉下令同时开挑了安亭浦、下界浦、新洋江,引吴淞江水北入刘家河。再疏浚千墩浦,引 淀山湖水经吴淞江一段由刘家河入海。

这么人来车往、热火朝天的治水场面已是多年不见,满河床和两面的堤坡上都是忙碌 的人群,滚滚人流、车流喧嚣着,有的在挖土装筐,有的在装车,装满的大筐被一个个结 实的汉子快步挑向河堤。离岸边越来越远时,小独轮车发挥了作用,满满一车泥土,从已 淤满的河中心飞奔到岸边。住在附近的农户,丈夫已出了工差,一些女人也背了土筐随着 男人来到工地,夫妻上阵,妻装夫担,那场面着实让人感动,看来,治水,治到了百姓的 心坎上。这就难怪,“得民心者得天下”那句古训了。

各浦河道一天天成型,一天天向前推进着。除了吃饭,从早到晚,民工们几乎没有歇 息的工夫。夏原吉一身布衣穿行在袁复所督浚的千墩浦工地上,真应了他那句布衣大员的 称谓了,而朝廷所配的绣着锦鸡的正二品的绫罗官袍和仪仗,早已在就近的住所里束之高 阁。他的垂范在先,所有参与的官员一律布衣布衫,稍远一点,你就分不清是官员还是百 姓。连地方上府县的官员也大受感染,回衙理事时穿上官袍,只要来工地,全都是布衫, 若不熟识,你根本不知道来的就是平日里“肃静”、“回避”开道的府尊、县尊们。

“我还真没看出是夏大人到了!”袁复说着右迈一步,给原吉行礼,原吉拱拱手算是 还礼,他的目光早已落在了这人山人海、车来车往的壮观场面上:“足行车转如星驰,自 朝至暮无停时!”望着面前铺天盖地、穿梭不停的人群,他的心中无限感慨,咏出了百姓 们无日无夜、拼命劳作的场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