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魂者之魂 > 第67章 第一个打款给我们的就是这个老冯吧?

第67章 第一个打款给我们的就是这个老冯吧?(1/2)

目录

由于有业务往来,管理者必须要有个名头,以好联系业务,林青便去给自己和肖红印了不少名片。为便于称呼,林青给肖红印的名片上这样写到:林青制衣公司经理肖红。

那天肖红从林青手里接过给她印的名片,一见名片上自己的官衔就笑得前仰后合,“妈呀,我还从来没当过经理呢!”林青郑重道:“你不要笑,我是认真的,你不仅在名片上当经理,实际上你就是经理,因为好些事我不在家你要独自解决呀。”肖红打住笑问:“我当了经理那你当啥子呢?”林青说:“我就在后面当个小掌柜,如果到外面实在要见人,我也可以称一会董事长啥的啊。”肖红又一下笑得弯了腰抱住了肚子,“林青你不要再说了,一会儿我的肠子都会给断了。”

第二天在制衣间开全体工人会议,林青未给肖红通气,就当众宣布了肖红的职称,弄得肖红不知所措。现在虎子说“肖经理安排的” ,就是那次宣布的结果。

“噢,今儿有拉货的没有?”林青问虎子。

“昨儿都没有嘞,是咋回事呵?堆那儿不是办法呀!”毕竟是哥们,不喜操心的虎子天天为林青一河滩烂事愁肠着。

“我打电话问一下。”由于车间噪音太大,林青便去办公室用座机问。他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虎子,发了工资你可要寄回去嗷,有啥事,缺啥子一定给我说。”

“哎呀,快走逑你的,大街上啥子没得,连大姑娘小媳妇都有,你还操啥子心呐!”

“嘿,你可不要胡来,这儿可是远离老家呀!”林青向转走了一步,更不放心的交代。这老哥是老家里他最实诚的兄弟,千里迢迢追他到这儿,千万不能像在家乡的青山镇上出了事啊。

“放心啦,我的儿子今年就过四岁了,哪还有心想别的!”

林青这才走了,但他心里想:这小子还真不能放心,要时常敲打才可呢!

边想着去了办公室,他拿起座机上的话筒拨到下单的包装部。这儿开制衣厂的很多,全国各地的人都有,整个镇子都是制衣厂的天下,大到上千员工的大公司,小到几个人的小作坊,固定资产上亿元的大型厂,到投资只有十几万元的各种散户,一起云集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日夜不得消停的漩流。不单把这一方地方转动起来,将整个城市也都带得围绕制衣、售衣转动着,继而功能辐射到周围几个城市,把这些城市也弄得不得不以它为中心,成为了一个偏以一隅的制衣的世界。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致使亚西亚对它瞩目,全球各地牛仔装客商的眼球也被他紧紧吸引。因此这儿原布供应、成衣售出搞一揽子服务的大大小小各种形式的包装部遍地都是。

所谓包装部,实际往往仅仅是一个门面,几平米或十几平米的一间小屋里,放张屉桌和几把椅子,为其体面些,屉桌上在放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门外墙上再钉块镏金牌子,上书一个名儿,就冠冕堂皇的成为一个很不错的包装部了。但这包装部看似形式简单,可管的事情却不少,从进布到制衣再到“洗水”,最后到包装售出它都可以管到,也有只管其中一道或几道工序的包装部,但不管是那种类型,一般它都是下单到各厂或作坊去完成所承做的工序,它本身只着重在包装的事宜上。当然,那些大公司或大型制衣厂是不需要它们的,他们从进布到包装售出自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工艺流程。林青的制衣间虽说也有三条制作流水线,但他只是牛仔装成衣流程中其中一道工序,所以他必须由那些包装部下订单或到大公司大厂接活才可生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