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少年老成(2/2)
长者们听了萧瑾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觉得这个少年虽然年纪轻轻,但所言甚是有理,不妨一试。于是,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按照萧瑾的提议准备祈雨仪式。
萧瑾也加入到了掘土筑坛的队伍之中,他拿起一把小铲子,奋力地挖掘着。他的双手很快磨出了水泡,但他依然不顾疼痛,坚持劳作。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座简易的祈雨坛很快筑成。
接着,萧瑾和几位年轻人将井水小心翼翼地提到坛上,用柳枝蘸着井水,向天空挥洒。同时,长者们带领着众人齐声诵读祈雨经文,声音洪亮而整齐,回荡在山谷之中。
也许是众人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萧瑾的方法起到了作用。就在祈雨仪式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天空中突然飘来了几朵乌云。乌云逐渐聚集,越积越厚,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片刻之后,豆大的雨点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带来了丝丝凉意。
“下雨了!下雨了!”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众人纷纷站起身来,张开双臂,迎接这场期盼已久的雨水。萧瑾站在雨中,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看着雨水滋润着干涸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这场雨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清平镇的旱情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百姓们对萧瑾感激涕零,纷纷称赞他是少年英雄。而萧瑾却只是谦逊地说:“我只是略尽绵薄之力,此乃上天眷顾,龙王庇佑,以及全镇百姓齐心合力之结果。”
经此一事,萧瑾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清平镇以及周边的地区。人们都知道了清平镇有一位才华横溢、少年老成的少年。许多文人雅士听闻他的事迹后,纷纷慕名而来,与他交流学问,探讨诗词。萧瑾总是热情地接待他们,与他们侃侃而谈,其渊博的学识和成熟的见解常常令来访者惊叹不已。
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瑾在学业上的成就愈发显着。他参加了县里的科举考试,一路过关斩将,轻松夺魁。之后,他又前往京城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在众多才华出众的考生中脱颖而出,高中进士。
入朝为官后,萧瑾依然保持着他少年老成的作风。他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对待政务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常常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无论是处理复杂的政务案件,还是应对朝廷中的政治纷争,他都能沉稳应对,妥善处理,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
在萧瑾的努力下,他所管辖的地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他积极推行教育,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字被铭刻在当地的历史长河之中,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
多年以后,当萧瑾回首自己的一生时,他感慨万分。他深知,自己少年时的经历和成长为他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成为了无数家长教育子女的典范,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早日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