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逆子(2/2)
“那从哪里开始讲好呢?从我们第一次相遇?”周子飏想起第一次见到小七这个小丫头的样子,心中暖洋洋的。
“不,本姑娘要你从你幼时刚开始记事时讲起,所有事情都一并从实招来。”本姑娘才不想听你和你的老相好你侬我侬的感情史好吗。
“那怎么讲的完?”周子飏质疑道,“倒不如我写一本《周翊列传》给你看好了。”
“我不管,我就是要听,我现在对你的底细一无所知,不了解一下你的生平,怎么知道你这厮不是拿一段民间韵事稗官野史来诓我呢?”陆少恂坚持道。
“那就依你,连我爹的事都一并给你讲了可好?”周子飏装模做样地清了清嗓子,拿捏着说书人的口吻脆声道,“话说武德十一年冬月,那是一个朔风呼号的雪夜,洛城天降祥瑞,夜现红光,随着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我,周翊,诞生了……”
“还夜现红光呢,你怕不是个妖怪转世?”陆少恂打趣道。
“怎么是妖怪呢?你没读过史书么?那些名垂千古留芳百世的圣贤出生时都是天有异象的。”周子飏一本正经道。
“你就少往自己脸上贴金吧。”陆少恂笑骂,“然后呢?接着讲啊。”
“我记得的第一件事是我一岁时抓周……”
“一岁的小儿怎么可能记事?你又胡说!”
“你以为人人都像你,什么事都能忘的么?”周子飏话里有话。
“我!我洗耳恭听行了吧,你说吧,我不打断你就是了。”陆少恂抱了胳膊,心说,听你继续编吧。
于是周子飏便将这尘封了二十余年的往事娓娓道来。
如果当时在场的是提笔的史官就好了,那样的话,后人撰写《齐史·周翊列传》时就不用费那么大力气绞尽脑汁收集史料还比史实夸张的那么离谱了。
此乃后话。
/
周翊,字子飏,当朝平戎大将军周起之独子。
周翊之母乔氏怀上周翊时,周起已是不惑之年,几近半百,算的上是老来得子,而后周翊降生,本为喜事一桩,随即而来的噩耗却是乔氏难产而死,临终前叮嘱周起一定要照顾好他们的孩子。
周起悲痛欲绝,答应了爱妻的遗愿后便开始了既当爹又当娘的悲催生活,因其笃一专情,未再娶妻,唯一一次遇见一个与自己亡妻相貌极似的女子有意续弦,还被周子飏这小混世魔王故意搞破坏给气走了。
周起绝对称得上个传奇般的英雄人物,五岁习武,七岁能骑射,十岁能论兵,十五岁上阵杀敌所向披靡,十八岁以独门枪法“落梅温酒”名扬天下,二十七岁助先帝一统六合平定九州。
本以为老子英雄儿好汉,对儿子周子飏报了极大厚望的周起,却在小儿子刚满周岁时就经历了对儿子一生中的第一个失望。
儿子抓周之时,族中长老也前来观礼,皆想看看这将门之子会不会和其父一样自古英雄出幼年。
然而大家始料未及的时,整整一屋子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甚至有笔墨纸砚,四书五经,政论兵法,可是刚刚会爬的小子飏却连看都不看一眼,爬呀爬呀爬到了犄角旮旯里,小手抓起了一只不知是何时何人遗落在那里的白玉棋子。
周起很郁闷,儿子怎么能抓了个丧志的玩物呢。
族中长老宽慰语其曰,棋子上刻的字为“将”,此子日后必会和将军一样天赋异禀,武艺高强,忠君报国,决胜沙场。
周起不甘心,把棋子从正在开心地摆弄敲响的儿子的小手中夺了过来弃置屋外,让他再抓一次。
被夺了玩具的小周子飏满不乐意,很不配合,最后勉勉强强取其次地抓了本《六韬》。
周起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以至于大发雷霆把家中打扫的下人都赶了出去,理由是他们居然如此粗心落了个棋子在屋里以至于让小少爷年纪轻轻就误入歧途。
后来事实证明,儿子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不仅一语成谶一发不可收拾地痴迷上了象棋,刚认字就开始读棋谱,刚会走就跑大街上看老头儿下象棋,还不辱使命地在民间得了个“小棋痴”的称号,老将军气的胡子直跳,差点撞墙。
周起十二分的不甘心,他决定亲自教已经年满八岁的儿子习武。
毕竟自己一身功夫,满腹韬略,自己的成名枪法“落梅温酒”也得有人继承啊。
于是周起给儿子制定了极其完备周到的培养方案以及极其苛刻严厉的奖惩家法,就算儿子日后超不过老子的威名,但也绝不能成为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玩物丧志,败坏门风的孬种。
真是父爱如山体滑坡啊,啊不,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有道是: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周起大将军的谆谆教导,不懈努力之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周子飏经历了重重磨难,终于成功地——离家出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生儿子不如生叉烧包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