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1/2)
两人默默往边门走。石韬玉满心离愁别绪,反倒不愿说话。她走在胥善则身边,想下一次重逢遥遥无期,恨不得脚下这条路永远没有尽头。
她沉默,胥善则也陪着她沉默。临别在即,他此时的心情难以言喻,与其说是为分离而忧愁,倒不如说对分离后未知的变数感到忧虑。他时不时看一眼石韬玉,一边努力记住今日所认识的她,一边好奇下次重逢她又会是什么样。
他私心里不愿意石韬玉改变太多。刚才她说要常伴母亲身边不考虑婚事,似乎她已忘了当年的约定。胥善则忍不住想,小孩子果然没长性,或许当年不过她一时兴起,反倒是自己刻意了,若她都忘了,自然也不会是因为那个约定疏远胥诚则,将来也不会因为那个约定影响天命的姻缘,这样也好,忘了就忘了吧。
胥善则一路思考,觉得约定这件事大可不提,算是告一段落,只是不知为何,以前想起这事总会忐忑,如今事了却并未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路终有走到尽头的时候,胥善则开了边门出去,不许石韬玉再跟。石韬玉有些哀怨,对他道:“哥哥,等到冬天我过生日的时候,你能回来吗?”
胥善则不忍拒绝,点头道:“我一定回来!”
石韬玉脸上雨霁天晴,终于对他露出微笑,郑重道:“哥哥,你要说到做到!”
这和当年得到他承诺后的叮嘱一模一样,胥善则忽然有些怀疑,不知她有意还是无意,心里五味杂陈地点了点头。
石韬玉得了他的回应,脸上笑容盛放。胥善则见她笑意嫣然,为之动容,也弯了眼角。他摆手让石韬玉回去,转身行入重重夜色。
天微微亮时城门打开,胥善则立刻出了钟陵城。他在路上一刻也没有耽搁,两天后就到了陵南。走进军营的时候,陈正恰在校场上看士兵们操练,见胥善则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并没有给他好脸色看。
胥善则习以为常,向他行礼。刘进从一旁走过来,望着倒是和颜悦色,对胥善则表示关怀:“胥参军,你脸色不太好,怕是赶路辛苦,先回去洗洗这一路的风尘。”
胥善则也向刘进行礼,恭恭敬敬是个下属的谦逊模样,心里对这份关怀却不敢大意领受。他是陈正的属官,但陈正对他甚少假以辞色,虽常有问题询商,却从未流露重用的态度。反而这个刘进,自从被刘楚提为副将,对胥善则亲眼有加。他几次私下来访,也不谈军务公事,只是闲话家常,颇有深交的意思。胥善则看得出他着意亲近,自己虽心怀坦荡,但瓜田李下不得不谨慎,因此与他来往中时时量度着分寸。
陈正听刘进先做了好人,自己只好顺水推舟,朝胥善则点头示意。胥善则默默离开校场,回到自己的住处。
过了半个月,有个名叫王宣的书生前来投奔陈正,据说是钟陵王氏的后裔。陈正将其引荐给刘楚,对其赞不绝口。刘楚听完王宣一篇高谈阔论,当场任此人为参军,与胥善则同样听从陈正的调遣。
当晚陈正设宴,为新人接风洗尘,顺便将他介绍给军中将领,胥善则照理列席,刘进和唐胜等人同样受邀出席。
酒宴上,王宣依次向众人敬酒。到胥善则时与他攀谈,听说他是胥家二公子,激动地将酒杯重重放在桌上,拊掌笑道:“这么说来,我们两个还是一本同源的亲戚呢!”
胥善则心知他意指胥家由钟陵王氏发迹,含笑不语。陈正仿佛很感兴趣,追问道:“此话怎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