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2)
项明珠言简意赅地将自己的故事说给石韬玉听。
当日朔阳军突然兵临城下,没有一点点预兆。敦成守军初战即败,全城陷入慌乱。事态紧急,项峰不敢托大,立刻派人去陵南求援。然而朔阳军接二连三发起进攻,刘楚的援兵却迟迟不见踪影。项峰不敢乐观,一面再派人去陵南催请援兵,一面派杨绅去向张显报信。杨绅一去无消息,城中竟有了投降的呼吁。项峰不甘心,与钟启整编人马,孤注一掷夜袭朔阳军营。这一仗打得艰难,双方从夜里苦战到天明。项峰为鼓舞军心身先士卒,受十余处创伤仍不肯后撤,终于重创朔阳军主将,逼退了朔阳军。
敦成之围已解,项峰却伤重难治,军医束手无策。临终之时,项峰将敦成军民托付给了钟启。杨绅匆匆赶来,原来他半路被一股朔阳军拦截,一行人马被围困在敦成和陵南交界处,直到朔阳军撤退才得以脱身。杨绅听闻项峰伤重,另行派人去见张显,自己急急忙忙往回赶。他前脚抵达敦成,刘楚的军队后脚便到了。
刘楚来吊唁的时候,项明珠正在卧房内休息。她连日守夜劳苦,支撑不住一度昏倒。钟启心疼妻子,强令她回房安歇。项明珠睡得昏昏沉沉,被窗外的喧哗声惊醒了。她辩出声音自灵堂而来,便派侍女前去查看。不一会儿侍女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说姑爷和前来吊唁的刘将军起了冲突,两方在灵堂上打斗起来,姑爷已被对方擒住了。项明珠大吃一惊,就要去灵堂问个究竟,一出门却被两个士兵架着从后门带出了项府。那两人自称是奉了杨绅之命,要护她周全,不许她回去冒险。
项明珠茫然无措,跟着那两个士兵东躲西藏。可是几天过后,这两人突然不知去向。项明珠偷偷到街市上打听,这才得知钟启在狱中自尽,杨绅率部归顺,敦成已彻底落入刘楚的掌控。项明珠万念俱灰,又怕落入刘楚手中遭受屈辱,便想寻个僻静之处自行了断。但她没走多远,就发现自己已被几个巡城的士兵盯上了。她不知道自己是何时暴露了行迹,可一旦发现被人跟踪,她第一个念头便是设法逃脱。阴差阳错的,她躲进了杨月娘的马车。
杨月娘发现她之后并未声张,而是仗义相助,将她偷偷带回了家。项明珠在脱险后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也放弃了自戕的念头。她意识到自己求生的意志尚未消亡,因为她心里的仇恨和怨怒还没有平息,她不甘心就此了结。
项明珠一见到杨月娘的姑娘们,便立刻明白了她们以何营生。从前项峰或钟启宴客时,酒席上常有这样一类人。尽管司空见惯,可她对这些人总是觉得陌生。杨月娘像接待贵宾似的为她热心引见。众女子被她的容貌气度所慑服,言行举止近乎拘谨。项明珠几乎是一瞬间想通了,决定留下伺机而动。她向杨月娘坦言自己的想法,杨月娘乐得留她住下,对她提的条件无不应从。姑娘们视她为新姐妹,对她敬慕有加。项明珠勉强自己融入她们的热闹中去,心里却总是克制不住地感伤。
一壶茶未冷,故事已说到当下。项明珠看着石韬玉,忽觉心头开朗。她在杨月娘家中逗留的时日已长,“明珠姑娘”在敦成也算得上艳名远扬,但刘楚陈正等人从未踏足秦楼楚馆,也从不召唤倡伎宴客取乐,因而她尚未有机会接近仇人。日子一天天过去,报仇似乎遥遥无期,她不免意志消沉,怀疑自己甘愿堕落是否值得。可是石韬玉来了,她就有了伴,日子就不会那么难熬。
石韬玉一直默默地听着,眼睛却因惊讶越瞪越大。她发现项明珠几乎是平静地说着那些不幸的往事,平淡得像一副白描,画的是别人的故事。
项明珠说完看石韬玉,问道:“你呢?为何不在胥家?为何流落到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