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2)
街市上渐渐冷清。石韬玉要回项府,向胥善则告别。李昌理所当然地同她并肩而去,留下胥善则一个人缓步深思。项明珠说的话回响在脑海中,胥善则忽然大有感触。
第二天午后,处置杨园的消息在城内传开,园中女子尽数充入苦役营。一时间物议沸腾,像秋芦乘风翻腾不止。军中却是另一幅景象,所有人都若无其事地谨守本分,不敢发只言片语。
项府中同样平静,张显等人不提,项明珠被完全蒙在鼓里。而石韬玉继续每天去见胥善则,言行举止与往常并无二致。胥善则猜测那天在街市上遇到她和李昌并非偶然。但她不主动说起,胥善则就不去探问,只是心里终究有了想法,对她的在意便多了起来。
过了几天,项明珠在花园里遇到一个不速之客。对方一见她便跪下叩拜,自称在敦明军中为士卒,乔装打扮混入项府,只为能见到项明珠,请她代为向张显求情。
项明珠不解其意。那人道出原委:“杨园里有位姑娘名叫银珠,她和小人情投意合。现在她和其他姑娘都被关在苦役营里,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小人知道姑娘你与将军亲近,你的话将军愿意听,所以小人斗胆求姑娘说情,让将军放了银珠。”
项明珠乍听之下十分诧异,想不通为何杨园众女会被张显关入苦役营。但诧异之余,她更为对方话里直指自己与张显关系非同寻常而感到别扭。说话人虽只用“亲近”二字,但语气中的暧昧分明意有所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对方似乎并不知道她和杨园的渊源。项明珠心里不舒服,克制着不愿表露出来。
那人看她沉默,以为她在思考如何婉拒,心里着急起来,膝行两步哀求道:“项姑娘,银珠出身不好,或许你瞧不上。可你也是女子,总不能对同类见死不救吧?”
这话在项明珠听来尤为刺耳,她下意识地沉了脸色,又几乎是立刻压抑住自己舒展了颜色。她婉言安抚那人:“我可以帮你去说一说,但我不能保证什么。”
那人喜出望外,立刻向项明珠深深一拜,嘴上感激道:“多谢姑娘!”
项明珠笑不出来,打发了此人,转身往张显的书房去。这个时刻张显应该在书房看书,这是他每天的习惯,而项明珠从不去打扰。她拖着脚步缓缓向前,眼看书房遥遥在望,却又改变了主意。她觉得求情不必急于一时,毕竟杨园之事与整肃军纪有关,至少应该等张显心情好的时候再提。
项明珠折返,在房中独自静坐片刻,意识到杨园的事很可能与石韬玉有关,联想到之前杨月娘当街刁难和张显突然有意撮合,不难猜到这件事是谁的手笔。她决定先向石韬玉问个明白。
晚饭过后,石韬玉回到项府。项明珠将她叫到自己房内,询问杨园的事。她开门见山道:“杨月娘还有杨园的其他姑娘都被罚入苦役营中。这件事是不是与你有关?”
她本以为石韬玉会像这几天表现的那样故作不知,但出乎意料的是,石韬玉直接摇头否认道:“此事与我无关。”
项明珠觉得对方在狡辩,不禁心情复杂。项明珠曾亲眼目睹石韬玉在杨园的经历,对其怨恨感同身受。但她不明白此事为何要牵连到杨月娘以外的人,更想不通的是为何张显会如此决断。眼看石韬玉神色平静,项明珠心里不免起伏,诘问道:“若与你无关,她们怎会受如此重罚?照理就算是为了整肃军纪,也只会严惩犯错的将士,不该为难这些身不由己的女人。”
石韬玉见她不知内情,索性解释道:“姐姐有所不知,之所以整个杨园受罚,是因为那里有人勾引士兵且教唆他们逃离敦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