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1/2)
张显端坐,神情庄肃地注视着石韬玉。石韬玉想了想,岔开了话题:“你对我的话不置可否,却计较我如何推断,是想知道我的思路能否复刻,是不是?你怕再有人和我得出同样的结论?”
张显左眼眼下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缓缓道:“你很聪明。”
石韬玉露出一个谦虚的笑容:“你不必多虑,敦明军的将领都一心追随你建功立业,而不像我这样置身事外。他们个个都比我了解你,了解军务和朝政。这样的了解很容易生出偏信和固执,就好比登山时已知一条捷径,快马加鞭赶路即可。而我不知有捷径,也不以登顶为目的,误打误撞,反而另辟蹊径。”
张显勾起一边唇角,露出半个意味深长的笑:“你说的有理。”
石韬玉继续道:“你也不必担心我向旁人揭穿你。因为我毫无威信,而他们也并没有耐心听取妇人之见。”
张显默然,思量片刻,说道:“那么你也大可放心,你无力撼动军心,就算说话不中听,我也不会因此为难你。更何况,你还是明珠的妹妹。”
石韬玉明白二人已达成共识,微笑点头道:“好,那我就直言不讳了。起初我以为,你拥兵自重,打算自立为王。可后来刘楚强占敦成迫害军士,而你未予追究,没过多久又放任刘进叛杀刘楚。若你志在逐鹿问鼎,又怎会一再纵容内讧?我由此怀疑你把持敦明军的真正目的,因为你看起来不想让敦明军过于强大。”
张显道:“其他不论,刘楚和项峰都追随我多年,是我最倚重的将领。项峰死后敦成危急,我之所以不追究刘楚,是不愿自断臂膀。”
“但你默许刘进弑主。”
“那是因为后来胥善则说服了我。”
石韬玉不以为然:“刘楚和项峰是你的左膀右臂,一年之内连折两位股肱,对敦明军无论士气还是实力都是莫大的打击。难道你就不怕朔阳军趁虚而入?刘进再怎样出众,也无法取代刘楚。你领兵多年,怎么可能不明白?与其说你是被说服了,还不如说你本意如此。”
张显微微扬眉:“你是说我自断股肱?”
“没错。”石韬玉点头道,“这样一来,敦明军实力大损,便不足以威胁朝廷。同时定爻军在不断壮大,与敦明军渐成对峙之势。那么,朝廷短期内无需再派兵南下,你们自会互相牵制。”
“你是说我故意令敦明军自损,其实是在为朝廷做事吗?”张显微笑着反驳道,“你这是异想天开。”
石韬玉摇头,自信地辩解:“我没有这样想。我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自己考虑。你有将相之才,却无王侯之志。你用敦明军威慑朝廷,实则是与当权的周太尉对抗。其实你对今上仍心存期待,指望着有朝一日周太尉失势,你便能取而代之。但若今上认定你有谋权篡位之心,势必要将你赶尽杀绝,所以你暗中限制着敦明军,不敢显露篡逆的意图,也不敢拥有篡逆的实力,既要让朝廷忌惮,又不能断绝招抚的希望。”
张显哈哈笑道:“既不能太强又不能太弱,你以为这是做买卖讨价还价吗?这些都是你的臆想,实际无法做到。如果我要向朝廷示弱,只需隐藏敦明军的实力,何必牺牲那么多将士的性命?况且示弱会让朔阳军和定爻军误以为有机可乘,敦明军很可能因此遭受致命打击。”
石韬玉理直气壮道:“敦明军原本就属朝廷编制,可是后来却追随你,助你对抗朝廷。如果只是为了有朝一日再随你归顺朝廷,那何必多此一举?况且就算你真能取代周太尉,难道你能将国都迁到沧南,还是你能将敦明军全军迁入京师?都不能,届时你甚至连拨备军饷都会被掣肘。敦明军的将领得益有限,反而可能因助你被清算,那可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我想,你当初能够收服敦明军,许给军中将领的前程定是开国功勋。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愿意隐藏实力?他们巴不得东征西战开疆辟土。而你不敢将自己真实的目的告诉他们,连李昌也不行,因为一旦他们发现你只是利用他们,甚至利益相悖,便不会再拥护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