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池苑皆依旧(1/2)
我们往回走了。
靳青因为生病, 李承汜就不大让她骑马, 总是坐在车里。我也在车里。因此我们两个便有很多时间谈很多事情。有时候我也帮忙照顾她吃药, 都是李承汜随身带的, 还有小山村里季先生给的。
我们走的时候, 季先生一家还一直送了很远, 季大娘送了好多东西, 小凤哭成了个泪人。云捎也跑来给我们送行,不过李承汜对他冷冰冰的,很不友好, 弄得云捎很尴尬。他说他要去吐蕃走一趟,很快要出发。
我跟靳青谈天说地,渐渐知道了她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女孩。是一个很好的姐姐。心地善良, 温柔和顺, 又武功高强,样貌生得倾国倾城, 实在是一个很难得的人。她总是微笑, 却不是那种表面柔顺内里藏针的人。从不对你冷脸, 不像李承汜那个忽喜忽怒的怪脾气。
她实在是很好, 怪不得李承汜这么喜欢她。
靳青又跟我谈到了华山的日子。她跟李承汜一起在华山学武的那些日子。那些早晨的微光和黄昏的暮色里, 他们一起促膝长谈, 讨论各自的出路,讨论武功的招数,讨论华山门里的师哥师弟。
原来李承汜是隐藏自己的皇子身份投身到华山门下的, 连靳青也不知道。后来李承汜学成, 要回到北燕,当然是不辞而别。华山这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竟贵为皇子。靳青为此很是生了李承汜的气(我倒是很惊讶靳青居然也会生气)。
但是后来李承汜到了晋国,忍辱为质,靳青知道了,所以又来寻他。
靳青说到这里的时候支支吾吾,总是看我,定是怕我介意这些。我也忽然意识到李承汜当质子是一件很屈辱的事情。从前我怎的没想到呢?晋国要求北燕每隔几年必须纳贡,遣送皇子王孙入金陵为质。是我们给了他们耻辱。
而我,是晋国人。我是堂堂的晋国公主。这一个国家的国号,是我的封号,我的身份更代表了晋国。李承汜看到我,就一定会想到晋国,想到他质子的身份;想到我们,加在他身上的耻辱。
他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青春正好,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却先跟着父亲,千里迢迢到了晋国为质。靳青说,这叫“寄人篱下”的日子,“总要看人眼色”。我也确实想到了十七和十九他们当初是如何对待李承汜的。我也想起了,我那时候还帮着他俩为难李承汜。难怪他这么恨我。
我越想,就越是害怕。我觉得我离他是越来越远了。
其实他也许根本就没有变。本来就在那里。是我自己一心地跑上去。是我莫名其妙地发起疯来,喜欢上他,然后缠着他到了这么长的时间,走了这么多的路程,几次差点丢掉性命,泄露身份。他每每都要考虑如何保全我,以保全他自己。
我自己这样想,在心里就自觉离他是越来越远。
我们之间是根本没什么可能的。
※※※※※
李承汜每天都要让随行的大夫给靳青诊脉,然后跟她说一些话。我则在这个时候识相地出去。每当他们两个窃窃私语的时候,我在外面,虽然听不到,但是、心里还是有一些黯然,有一些落寞。
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当你生命里头一次爱上一个人,就好像一场雨横风狂,平地而起,搅乱你的生活,打破所有的平静和安然,让你的心里起了涟漪。你追求了,付出了努力;可是这个人心里,却早有了另一个人。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这本来也没什么办法。
靳青这么好,他们两个这么好。我怎么可以再走进去,闹得两厢不欢。
※※※※※
有一天,大概是过了杭州了。李承汜一早上从马车里出来跟她说完了话,突然对我说,等到了金陵,我不必再回青鸾山了。原来父皇已经带着“公主”回了金陵,原因是“公主”得了无名怪病,不能说话。御医绞尽脑汁,“公主”就是不说话。
我想:“公主”肯定不能说话,因为一说话就露馅了。那是阿碧假扮的公主,模样可以装扮,但是声音可没那么容易模仿。
我同时又觉得阿碧真是厉害,居然连父皇都骗过去了。
李承汜说,他会让我扮成小太监跟他入宫,然后直接把我送到景仁宫去。
而他也这样做了,做得很漂亮,神不知鬼不觉的。
行了许多时日,又因路上无事,脚程快了许多,我们终于回到了金陵。
靳青在城外就和我们暂时分开了。李承汜把她安置到别的地方去。领着我进宫后,到了景仁宫门口,我要进去,他则要直接去养心殿见父皇。
我在那儿看了看他,站着不走。他本来挥挥手让我回去,自己就转身走的。可我还站在那儿看着他越走越远,心里不知怎么,有一点悲伤的意味。
似乎他这一走,我就不能像当初去南诏的时候那样对他了。
因为我的心思,已经完全不一样。
我到现在才知道,有些心境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甚至若要继续向前,也是很难。
没想到他走了几步,突然又回头。见我还站在那儿,于是皱眉问道:“怎的还不回去?小心等会儿被人认出来。”
我想点头,但是身子一动不动的。他走过来,站在我跟前,看了看左右两边。没有人。
“你好好回去,不要乱说话……不要被人发现。等阿碧卸了妆,你再出来,知道了么?”他耐心地道。好像在嘱咐一个孩子。
我点点头。
“回去吧。”
我慢慢地往后退。李承汜见我动作这样迟,面上露出担忧的样子:“你到底怎么了?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我……我有点害怕进去。”我支支吾吾地说。有些尴尬。
“怕?”他突然笑了笑:“你怕什么呢?这是景仁宫,是你自己的宫。有什么好怕的?放心,进去吧!”他将我身子一扭,转了过去,推着我往那边去。顿了顿,又对我道:“我不能随你进去,我马上要去见你父皇,那边耽误不得。”
“好。”
我最后放了心,回了景仁宫。事情果然很顺利。小衡阿碧见了我都很惊喜,阿碧很迅速地卸了妆,然后帮我梳妆打扮了。一切居然相安无事。
李承汜觐见了父皇,此番出使归来,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完成了什么任务。总之父皇龙颜大悦就是了。龙颜大悦的结果,就是终于给了李承汜一个名正言顺的“光元世子”的封号,还钦赐了府邸,就在金陵城里。
李承汜再也不用挤在后海那穷酸的小房子里了。
我觉得这是一件可喜可乐的事。对于李承汜来说,算得上扬眉吐气。他后海那穷酸房子,根本就是太憋屈了。如今李承汜摇身一变成了光元世子,住进了深宅大院,高门巨椽,身边会有一大帮奴才婢女,伺候他的人数不胜数。他成了前朝颇有些瞩目的人物。
这对于一个质子来说,是颇不同寻常的事。
然而我再不能像从前那样和他见面了。
后海的那所小房子,已经人去楼空。那些我跑到后海找他的日子,终于过去,再也回不来。他也不再用去国子监念书,我也早就不去念书了。事实上从回了金陵,我就没见过他。
后海我再没去过,那里太冷清。而且常常让我起李承汜。
景仁宫里的一切,归来依旧。只是海棠叶子绿了又黄,长出了,又渐渐地要落了。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纷纷凋落了,就好像那段春暖花开的日子,终于成为一段往事。
我依然做着我的晋国公主,他又做回了北国的质子。从前的生活又恢复了。但是有些东西却再不像从前。
仁轩还没有从青城山回来,父皇也没在意。反正仁轩本就是从青城山请来的,父皇也不会留心一个小小侍卫。我出了几次宫,都是小蘅跟着。
出宫,到处逛,到处玩,上酒楼,下馆子,听戏文,看说书,却总惦记着一个地方。那就是李承汜的府邸。
我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在宫里的时候,并不敢打听他住的地方。因为我从没再遇见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是一路打听着过去的。但是去了之后,他并没有在那里。我和小衡两个人都是男装打扮,看门的人不认识我。但是恰好阿莫从外面进来。他顿时恭敬地一个劲儿把我往里请,还把那两个看门的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什么“以后见了这位姑娘,一定二话不说直接接进府里去见公子”。
我问阿莫李承汜在不在,却得知他早已出门了。至于去了哪里,阿莫死活不肯说,只是吞吞吐吐的,看我的脸色还怪怪的。而且李承汜今天一天都不会回来,我等也没用。于是我就只能和小衡打道回府了。
临走的时候,我还突然想起来告诉阿莫:“千万不能对李承汜说,我来过。”
我也不知为什么要嘱咐这一句,总之是下意识的不想让他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