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不安定因素,手段(1/2)
直接否决了二当家的建议。
又和陈富贵以及李树棠,商议了一番接下来的军官任命。
钱慕尹分析得没错。
梅坚毅要四个军的番号,除了两个留给于孝侯和万树常,另外两个确实准备安排自己人。
好用最快的速度,剔除东北军的色彩。
只要把这两个军消化掉,再通过作战损失陆续补充,慢慢的稀释于孝侯和万树常的嫡系部队。
等接下来这一场仗结束,四个军就算彻底稳了。
当然,手段不仅于此。
东北军原本内部就有派系,这个时候正好利用上。
说起来于孝侯万树常,都属于张逸卿这一派。
和士官系分属两派。
所以下一阶段的部队编制调整,两个军除了两人的嫡系,塞进去的其他部队,大部分会有士官系的色彩。
不过这一点要好好斟酌。
不露痕迹不可能,但要力争不让两人太过抵触。
至于剩下的两个军,军长人选已经确定。
一个是十七军的副军长唐长武。
另一个是参谋长吕云台。
吕云台不是战将,但拉拢打压这一套手段也算娴熟。
让这一个军驻守常山,位于后方,让他慢慢理顺人事关系就好。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十七军的副军长,由三十三师师长胡继周接任。
把师长的位置,腾给模范团少将团长粱善水。
吕云台的参谋长职位,则是交给荣山。
是真的参谋长,要参与军机大事。
至于原本吕云台负责的一些具体事务,由副参谋长邵平接手。
而两个军的副军长,一个是三十二军六十六师师长杨孝恩。
这家伙在晋绥军体系,现在算是孤家寡人派,可以重用。
跟着唐长武,唐长武也能压制。
另一个则是李树棠的老部下,原七十二师二一七旅旅长,现在的十七军参谋长程振声。
将来等自己把吕云台,塞进国府军委会当钉子之后,又可以让他接任军长。
也算是对李树棠鞍前马后的奖赏。
现在李树棠升无可升,只能老老实实的给自己当副手,把他的老部下擢升一下,就是最好的奖励办法。
而且随着麾下部队的快速膨胀,新加入的一拨接一拨。
像胡继周程振声这些人,现在已经当得起老部下这个称号。
适当的擢升,有利团结。
也不仅仅是这些老部下。
从许君恩王秉道付益胜手下选拔一些将领,再往两个军下一级安排,也是必须要做的。
而这些人空出来职位,除了一部分从原部队就地擢升一些之外,还要再从自己的老班底抽调一些塞进去。
总之就是混编的手法,一动全动。
逐步的淡化派系色彩。
以后部队再扩充,也会是同样的路数。
而那时候,像许君恩这些人,也已经能称之为老部下。
他大概定了调子,具体的也就不再过问。
交给果然喜笑颜开的李树棠,还有习以为常的陈富贵商议。
大当家一向如此,只定大方向,细节不问……
又三天,军委会磨磨唧唧,总算是确定了五个军的番号。
五十一至五十五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