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赵氏春秋:从狸猫案开始 > 第1章 有僧西来

第1章 有僧西来(2/2)

目录

春临改建后,不仅吸引来了大量商贾巨富,就连号称“富贵不能淫”的读书人也如过江之鲫,一个个挤破头想谋个一官半职。

在春临,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例子并不稀罕,初涉此地一夜散去千金亦数不胜数,就连和尚道人来了这里,化到的香火钱也远比旁处多。

就在这会儿,春临城又来了一大一小两位僧人。

大和尚的四十出头,一身制式古怪的青灰僧衣,胸前垂着一串佛珠,引来路人好奇观望。

小沙弥十二三岁模样,虎头虎脑,双手捧着一个大木匣,表面绘漆鎏金,匣盖还镶着一大块美玉,看起来华贵至极。

木匣分量明显不轻,小沙弥拿得有些吃力,不过仍不妨碍他扭头打量四周繁华景象。

“师父,咱还有多久能到啊?”小沙弥开口一股浓重的西北腔。

中年僧人脚步依旧平稳,四处打量一眼道:

“该是这里没错了。”

小沙弥闻言停下脚步,睁大了眼睛道:

“师父,咱们不会又走错了路吧?”

听到徒弟的话,大和尚也有些不自信了,摸了摸光秃秃的脑门。

“应该不至于吧,咱们是一直往北走的呀,待为师去问问。”

僧人说完,便向街边一个摊位走去,朝摊主一礼后问道:

“请问这位施主,此地可是春临城?”

被问话的老妇点了点头。

僧人见状松了口气,这一路走来,他带歪了三四次路,倘若再走偏,小徒弟的怨气怕是几座佛塔都未必压得住。

摊主这会儿反应过来眼前着装古怪的男人是个和尚,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几枚铜板,比划着就要塞给对方。

僧人没去接,诵念一声佛号道:

“施主,贫僧此行是为了传法而来,并非化缘,请问望月楼怎么走?”

见他执意不接,老妇只得收回铜板,抬手指了指东边,口中发出咿呀的声音,居然是个哑巴。

“原来如此。”

僧人好似听懂了她的话,再次微笑施礼,而后抬手隔空推出一掌,在老妇还满脸疑惑时,带着小徒弟离开了。

老妇以为那是某种释教礼仪,没当回事,就在这时,旁边传来客人声音:

“郑大娘,这布头怎么卖?”

“十文钱。”老妇下意识回道。

她说完,愣了下,而后愕然看向客人,后者也是面露惊讶,二人面面相觑。

这条街上都知道郑大娘口哑,怎么今日突然一下就好了?

老妇隐隐猜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东边,此时僧人的身影已经淹没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老妇双手合十,朝着远处恭敬施了个佛礼。

春临大街上,一大一小两颗光头并排而行。

小沙弥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抱紧匣子,好奇问道:

“师父,刚才您那神通到底是什么呀,为何一直不教给弟子?”

“徒儿,莫要说傻话,那哪里是什么神通,分明就是医术。”

小徒弟撇了撇嘴,显然不相信这番话,一路走来,他不止一次目睹师父施展神通。

数丈高的大树,师父轻轻一跳就上到枝头摘了果子,落地时不带丝毫声响,及腰深的溪水,师父背着他就飞了过去,到地方鞋底都不见湿一点。

在他心中,师父已与仙人无异。

师徒俩说话的功夫,一座五层高楼出现在二人视线中,楼身雕梁画栋,气象巍峨,上悬“望月楼”三字牌匾,铁画银钩,显然出自名家之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