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1/2)
静林即便再耐得住寂寞,在连续做了十天的绣活之后,也是疲倦得很。恰好这两天不知是为何,水利局决定暂停三天的工作,让社员休息休息。
趁着这休息的日子,顾余风就拉着静林去了镇上。
静林问他干什么,他也不回答,只带着她满大街的溜达。
“我说,余风,你再不说来镇上到底是为了什么,我可就生气了啊。”
顾余风听了,停下了脚步,道:“带你去寻摸些好东西。”
“好东西?”在静林看来,做工精细的玉器,与价值连城的古董字画才是好东西。他能从什么地方找这些东西?狐疑地瞅了瞅一脸求表扬的顾余风,静林不忍心说话打击他,只说:“那行啊。想好要给什么了?”
顾余风摇头,他还没想好呢。就想去碰碰运气,看看能否遇到好东西。
顾余风要带静林见识的,也不是什么高雅的地方,不过是一段寻常的路,许多人挑着箩筐交头接耳,四面转动,像是做贼似的。
静林好奇了,从记忆深处找了许多记忆,一一比对下来,悄声地问:“这是黑?”“黑市”最后的一个字不说出来,顾余风也是听明白了,笑着点头,落下两人的帽子和围巾,拉着静林的袖子往一边走去。
一个衣衫单薄的老人家悄悄跟上来,“珠宝。粮食。”
不过四个字,静林还在懵懂之间,顾余风已经清楚了其中意思,道:“有,去南桥头。”话毕,领着静林快步走远。而后那个老人家也加快脚步跟上来。
镇上有两座桥,一是北桥,一是南桥。顾余风想得周全,想走远些,避免遇到来黑市巡查的人,所以才要求去较远些的南桥头会面。如此,就能减少被怀疑的机会。
“刚才那个……”静林满心眼都是雀跃和激动,想要问顾余风一句,确认是不是那回事,却在看到向他们走近的几个巡查的人,就立刻闭了嘴,改口道:“我们要却供销社了吗?”真是悬,好在离开黑市一段距离了,要是再在那里逗留,就算没被抓住,也能惹了一身骚。
顾余风倒是镇定得多了,回头看了一眼俏皮的静林,笑了,“可不是,你不是要买些布回去做鞋面了么?现在就去。”
那些人看顾余风和静林脸生得很,又见他们没带袋子或者箩筐,就知道他们不是黑市里交易的人,也就没管他们俩,神气地走了过去。
静林看着他们,总觉得他们这个样子难看。狐假虎威?还是狗腿子?反正她以前领着朋友到处逛的时候,从来没有像他们那样鼻孔朝天的。难道他们不怕踩着坑,或者碰上了不得了的人物?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一向不敢保证,自己就是最厉害的那个。毕竟她也是凭借父兄势力的人。
两人并肩而走,在寒冬里走得不急不慢的,倒真像是谈对象的。拐弯回到放自行车的地方,顾余风拿了个篮子装了一小袋的大米,又把先前买的布料和糖果放在上面,才和静林往南桥头走去。
很快,就到了南桥头,两人站在桥头上等着老人到来。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老人才到达。
老人一见他们仍在这里,眼睛登时迸发出强烈的光芒。静林从前不清楚那种光亮代表什么,后来她才知道,那叫希望。
老人家睿智,远远就喊:“哎哟,表外甥啊,真的是你啊!你来了镇上,怎么不去找我啊。”说着把自己手中小布包在掌心里露了一下。
见此,顾余风笑道:“家里忙,就没时间。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去找你不迟。”语气亲昵,好像面前的老人真是他家亲戚一般。他把一袋子米放上来,露出了里面雪白的米粒,“这是我攒下了的大米。给你补补身子。”
大米!这袋子目测大概有四五斤!
老人家激动了,很是识趣,颤巍巍地漏出了布包里的一只水头很足的玉镯子,道:“都是好东西哎!”这是给他们交易的东西下定论,大米和玉镯子都是好的。
他们站的地方,刚好是有一片破墙,顾余风的高大身影一遮挡,桥上的人都看不到他们在做什么,只能听见他们的话。
顾余风看到玉镯子挺不错,就想拿了过来,不料静林拿了过去,欣喜地说道:“我喜欢!”静林也不傻,再多的话也不多说,只说了这三字,就能让顾余风清楚物有所值,她喜欢的。
他却是不知道,静林说的是镯子是有价值的,不是假货。
老人高兴地拿着米和两人告别,而静林想把镯子戴在手上,被顾余风拦住了,“忘了?现在还不能戴。回去给藏起来。好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